中國古代寓言故事 越俎代庖(2 / 4)

小說:桔子一夢 作者:桔子一夢

君讚譽。

國君得知小李技藝已有所成,決意命其獨立承建一座小廟。於是,國君遣使傳訊魯班,令其攜小李赴此重任。

魯班得此訊息,喜憂參半。他深知小李雖技藝精湛,然於廟宇製作尚缺經驗。

魯班決意親自引領小李完成此任,希冀能助其攻克難題,傳授其新技巧。

他們一路餐風飲露,歷經風雨的洗禮,路途如羊腸般崎嶇,然而魯班始終如春風般為小李鼓勁加油,如明燈般悉心指導其解決諸般難題。

最終,他們如鳳凰涅盤般成功地完成了小廟的建造,國君龍顏大悅。

國君對魯班和小李的努力和貢獻讚不絕口,他決定論功行賞。

國君對魯班說:“你雖已至暮年,卻如蒼松般對木工技術的掌握遊刃有餘,你的經驗和智慧如春雨般滋潤著小李的成長。”

國君又對小李說:“你是一顆璀璨的新星,你的努力和聰明才智如繁星般令人矚目。你從魯班那裡汲取了諸多寶貴的經驗和技巧,我堅信你的未來必將如旭日東昇般輝煌燦爛。”

他們聽後心花怒放,如沐春風。魯班和小李的故事成為了後來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成語:“越俎代庖”。其意為一個人越俎代庖,不顧自己的本職工作,擅自替別人完成任務。這個成語的典故正是源自於此。

聽著語文老師聲情並茂地講解,我眼前彷彿浮現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畫卷。——魯班帶著小李站在剛剛建成的小廟前,陽光灑下,將小廟映照得神聖而莊嚴。這時,旁邊走來一個老者,看了看小廟,搖搖頭說:“這廟雖是建成了,但其中有些構建本應是更專業之人所為,你們此舉可是有點越俎代庖啊。”

魯班一聽,心中不悅,說道:“我只是想傳授我的徒弟更多東西,何來越俎代庖之說?”老者笑了笑,指著廟頂一處略顯粗糙的雕刻說:“這部分本該是雕工大師的活兒,你雖手藝精湛,但畢竟不是專攻於此,就像庖人有庖人的活兒,尸祝有尸祝的事兒一樣。”

小李聽了若有所思,看向魯班。魯班沉思片刻,嘆了口氣說:“或許你說得有理,我們雖一心只想建好廟,但確實有些逾越了。”從此,魯班更加註重各司其職,教導小李也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事,莫要輕易涉足他人專長之處。

在中國古代,流傳著這樣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在上古時期唐堯和虞舜統治的年代裡,帝王之位並非世襲相傳,而是透過一種被後世稱之為“禪讓”的方式交替傳承。先是堯將自己的帝位禪讓給了舜,而後舜又將這至高無上的權力交予了禹。這段歷史時期因此而得名“禪比之世”,成為了千古傳頌的佳話。

話說當年,堯在決定將帝位禪讓給舜之前,曾四處尋覓德才兼備之人來繼承大統。經過多方考察與探訪,堯聽聞了許由這位賢人的美名。眾人皆稱讚許由品德高尚、才華出眾,乃是世間難得一見的賢良之士。於是,堯親自登門拜訪許由,並誠懇地表示希望能將帝位相讓於他。

然而,面對如此巨大的誘惑,許由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堯的好意。他深知這帝王之位責任重大,需要承擔起治理天下蒼生的重任。而自己生性淡泊名利,志不在此,唯恐難以勝任這等關乎萬民福祉的要職。許由向堯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後,擔心堯繼續勸說挽留,便連夜匆匆逃離,一路來到了箕山(位於如今河南省登封縣東南一帶)。在這裡,許由選擇在潁水之畔隱居起來,過上了與世無爭、寧靜自在的生活。從此,他遠離塵世喧囂,潛心修行,以山水為伴,與自然相融。

《莊子、逍遙遊》記載一段當時許由對堯所說的話:

“你治理天下,已經治理好了。而要我來替代你,這不是讓我享受現成的名聲嗎?所謂‘名’,乃是‘實’的附屬品;‘實’是主,那麼,‘名’是客,也就是讓我作客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我要這麼大的天下幹什麼?請你打消原意,回去吧,我不能替代

你。‘庖人〔庖pao〕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zu〕而代之矣’。”(樽,酒杯;俎,祭祀時用以載牲的禮器。)

我聽著語文老師溫柔地講解,面前漸漸浮現出一個場景—我看到堯站在許由的茅屋前,周圍是茂密的山林。堯一臉誠懇地再次勸說:“許由兄,天下百姓需要你這般賢德之人引領,我自覺才能不及你。”許由走出茅屋,望著遠方的山水,平靜地回應:“堯帝,如那廚師與祭祀者各司其職一般,你已將天下治理有序,我若取而代之,便是違背自然之道。這世間萬物皆有其規律,不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