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發起反擊並取得初步優勢後,李氏集團並未滿足於現狀,而是將目光投向了供應鏈的重建。李軒深知,穩固的供應鏈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石,只有打造一個強大且穩定的供應鏈體系,李氏集團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隨著部分供應商主動恢復合作以及新供應商的初步接觸,李氏集團的採購部門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談判工作。他們深知,這不僅是恢復原材料供應的過程,更是最佳化供應鏈結構、提升供應鏈韌性的絕佳契機。
“這次談判,我們不僅要確保原材料的穩定供應,還要爭取更有利的合作條款,同時加強對供應商的質量管控和合作深度。”採購部經理在部門會議上強調。
與老供應商的談判進展相對順利,畢竟雙方有著長期合作的基礎。但李氏集團也並未放鬆警惕,採購團隊詳細分析了過往合作中的問題與不足,在談判中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措施。
“王總,我們希望在新的合作中,能建立更緊密的溝通機制,每月定期召開供應協調會議,及時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對於原材料的質量把控,我們希望能進一步加強抽檢頻率和標準。”採購部經理誠懇地對宏泰鋼鐵的王總說道。
王總點點頭表示認可:“李經理,經過這次風波,我們也意識到穩定合作的重要性。我們願意加強溝通,確保原材料質量。但希望李氏集團在付款週期上能給予一定的靈活性。”
經過多輪談判,雙方達成了新的合作協議。李氏集團在付款週期上做出了適當調整,以緩解供應商的資金壓力,同時供應商也承諾在原材料供應的穩定性和質量上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而與新供應商的合作談判則面臨著更多的挑戰。新供應商雖然有著不錯的潛力,但在合作模式、質量標準等方面與李氏集團還存在一定的差異。
“李總,這家新的晶片供應商,技術實力不錯,但他們對於質量檢測的流程和標準與我們有較大出入。我們擔心這會影響產品的整體質量。”採購部經理向李軒彙報。
李軒思考片刻後說道:“邀請他們來公司,我們組織研發、質量控制等部門與他們深入溝通,讓他們瞭解我們的質量要求,同時也考察一下他們的生產環境和技術實力。如果確實有合作潛力,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最佳化質量檢測流程,使其符合我們的標準。”
新供應商應邀來到李氏集團,經過多部門的詳細溝通與考察,雙方發現雖然存在差異,但合作的契合點也很多。李氏集團的技術和管理經驗讓新供應商看到了提升的機會,而新供應商的創新技術和靈活生產模式也吸引著李氏集團。
“李經理,經過這次交流,我們對貴公司的質量標準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我們願意按照貴公司的要求進行改進,希望能與李氏集團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新晶片供應商的負責人說道。
最終,李氏集團與多家新供應商達成了合作意向,為供應鏈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為了降低供應風險,李氏集團決定實施供應鏈多元化戰略。他們不再僅僅依賴少數幾家大型供應商,而是在全球範圍內篩選了一批優質的中小供應商,建立了多層次的供應體系。
“我們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多元化的供應鏈可以讓我們在面對各種風險時更加從容。”李軒在高層會議上強調。
在供應鏈重建的過程中,李氏集團還積極推動產業鏈整合計劃。他們基於新的供應鏈佈局,透過投資、併購等方式,涉足原材料生產、零部件製造等上游產業。
“我們要從源頭上掌控原材料的供應和質量,提高我們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李軒對投資部門說道。
投資部門迅速行動,對市場上一些有潛力的原材料生產企業和零部件製造企業進行了詳細的調研和評估。經過篩選,李氏集團對一家特種鋼材生產企業進行了戰略投資。
“這家企業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優質的礦產資源,但缺乏資金進行技術升級和產能擴張。我們的投資不僅可以幫助他們發展,也能確保我們特種鋼材的穩定供應。”投資部門負責人向李軒彙報。
透過對特種鋼材生產企業的投資,李氏集團不僅獲得了穩定的原材料供應渠道,還能夠參與企業的技術升級和管理最佳化。李氏集團派出專業的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幫助特種鋼材生產企業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李總,經過我們的技術改進,這家企業的鋼材產量提高了
20%,而且質量也有了顯著提升。不僅能滿足我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