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功德(1 / 2)

弘信聽了幾個年輕人的對話,覺得十分有趣且有道理,便道:

“幾位小施主品貌非凡,各具智慧,不簡單吶!老衲久坐在這寺廟之中,日日都有千百位信善來來去去,卻從未見過如此之多有大智慧、大福緣的才俊!”

向大年連忙謙讓道:

“不敢當才俊之名!法師謬讚了!”

弘信笑著搖了搖頭,道:

“施主不必自謙,老衲見過不少人,很多人連一句話也說得不甚分明,很多人一遇見生人便心慌意亂致口不能言心不能想。能把話說得明白通曉已是良材,若能說得出道理便很出彩出眾了。若有真知灼見,言人所未言,思人所未思,這就是人中龍鳳。

我看眾位施主俱有好口齒、好慧心,言之有理,條狀清晰。且言語之間頗為和氣鬆快,能睦,無傲,更無痞邪。普通農家甚至是富賈之家是很難養育出這樣的後輩來的。若非天生異稟,便是家世非凡了。”

李叔李嬸頗為受用,貧困的耕漁之家能教出個讀書人來,那真是三代人一同努力傾盡心血才能做到。這其中但凡有一個人短視糊塗跳出來阻止,這書就讀不下去了。

若是緊鄰的兩家人都養出了舉人,已經不是運氣二字可以說得清的了,說一句“家世非凡”已無不可,兩家人的眼界和堅持才是真正可貴的。

陳叔聽人家誇自己女婿以及女婿的兄弟,心裡也是十分高興的。有一個賢能的好女婿自古以來就是十分風光長臉的事,能證明自己家有好福氣和好眼光。

若是對方整個家族都好,甚至連與之相關的人也十分賢能出息,那就更能證明選對了好女婿、好親家。近朱者赤,自己家也定是賢明有能為的了。

弘信又繼續道:

“老衲年輕遊歷時,為了健體防身,常常向掛單借宿的寺院請教,故而略略會些武藝,自然也看出了幾位小施主不同常人。

習武之人身形氣息與常人不同,氣勢更加非凡,幾位的武功底子老衲既看不出也看不透,只覺十分高明,或許還遠勝教我武藝的師兄們。

身具智慧,又有如此武藝,還能待人溫和謙遜有禮,只怕這樣的人世間已是不多了!”

林風庭道:

“武藝我師兄妹幾人確實會些,不過待人守禮溫和,這是為人的本分,出門前師門長輩叮嚀囑咐,我們不敢違背。”

弘信呷了口茶,放下茶杯捋須抬頭望向房梁,思索道:

“當今天下,有如此教養的武道傳人,又非佛道,莫非是儒門?”

林風庭道:

“若說儒門,我們也算是儒家門生,但卻只是拜讀過儒家聖典,還未正式拜會過今世的儒家大賢者,故而不敢自居儒門傳人。”

米為義打岔道:

“算是拜會過吧?徐州戴大人可稱儒門賢者。”

李高平道:

“米師兄,那次是以武論交,行的是武者的禮節,未曾請教儒門之學,不算正式拜會。”

林風庭點了點頭,繼續道:

“是的,那次去的倉促,而且也只顧著請教武學了。法師,我們也不賣關子了,我們出自衡山派。”

一聽是衡山派,弘信恍然,道:

“那想必是衡山主支掌門一系的高徒了!衡山派莫大先生,那是有口皆碑的高人俠士了。劉三先生也是光明磊落的一代大俠,風骨、正義、仁心統統不缺,無可垢病。還有徐先生、羅先生兩位,他們雖然名氣較小,但一個溫仁,一個正直,都是倍受世人讚譽的高士。”

林風庭道:

“法師心懷坦蕩誠摯,也是一代佛門高僧。在大師身上,也叫我們學到了‘真’這一高貴品格,讓我們受益匪淺!”

弘信呵呵笑道:

“當不起,少俠本就有真,正如少俠所說的‘明達智慧或許亦是本有,只需點拔,得知去障,方現本有之智慧明達’一般。”

林風庭道:

“那也是法師您點撥在先。”

此時一個身形瘦削的中年僧人緩步從院外走過來,待離得近了,不疾不徐地開口道:

“諸位施主、住持,還請移步用齋。”

弘通道:

“有勞本和師侄,諸位施主,小寺素齋粗劣,還請不要嫌棄。”

已至正午,也是時候吃點東西了,茶水喝多了是會餓的。眾人也不推辭,謝過之後就跟著去了。

出了禪院,沿著一條林間小道走了小半刻鐘,就到了飯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