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行千里母擔憂,雖說只讓帶衣物,杜若還是進去幫他收拾。
看著杜若挑了前段時間剛做的過年穿的新衣服出來,劉伯輝阻止:“母親,我們這次去軍營,楊夫子是要訓練我們的,說是那裡器材齊全,場地大,就別帶新的了,否則等回來估計全是窟窿。”
杜若剛想說什麼,被走到門口的李婉寧截了話頭:“帶著吧,過年咱圖個喜慶,要是壞了回來再給你做一身。”
說著拿了一塊碎銀子和一些銅板給他,加起來大概有一兩左右:“這些銀子你帶著,萬一有什麼意外也可以救急。”
劉伯輝還是第一次拿到這麼多的錢,有點不知所措:“這太多了吧,我怕我弄丟了,不然我就拿那些銅板就好了。”
“沒事,這塊碎銀子讓你娘給你縫到衣服裡,一般你們跟著夫子也用不到,但帶著比較安心。”
李婉寧是一個不太有安全感的人,之前沒有智慧手機的時候,她出門兜裡多少要裝點錢才行,後來錢都在手機裡,那就出門前一定要給手機充滿電。
又想著因為家裡一直不富裕,尤其是劉伯輝這樣的小的,都沒怎麼花過錢,所以囑咐了一句:“這些銅板就放在兜裡,如果有機會碰到想吃的想玩的就去買,一個人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
劉伯輝聽著聽著,之前的那點興奮勁兒感覺過了:“母親,再這麼說下去,我都有點不想去了。”
這樣可不行,李婉寧話鋒一轉:“恭喜你,作為家裡最小的男孩子,卻成為第一個走出家門的男子漢,我們都為你驕傲。”
眼瞅著劉伯輝在他的誇讚中脊樑越挺越直,李婉寧很有成就感。
第二天,是孩子們上學的最後一天,也是要做泡麵的一天,杜若一大早就開始張羅著找人,還是上次那幾個,這次打算做上一百斤的,所以僱了兩個人。
李婉寧則是因為孩子要遠行,還有楊夫子要的泡麵,得去問問要不要給他們送到鎮上來,所以中午給娃送飯,順便去找了下楊夫子。
可能今天來的家長比較多吧,李婉寧去的時候,還碰到一個,楊夫子剛好一起給他們講了下:“我今年帶他們去軍營是,是想讓他們感受一下那裡的氛圍,想要學武的話,去軍隊是最好的鍛鍊方式。
而且,那裡的裝置齊全,能讓孩子們的體驗感更好,至於安全方面,既然選擇習武,小擦小碰在所難免,這個應該大家都有心理準備,但最起碼目前,是不會有什麼大事的。”
打發走了另一個家長,楊夫子又對李婉寧說:“五十斤泡麵的事情伯輝應該和您說過了吧,明天早上我派人去取,順便把伯輝帶過來和我們匯合,過完年可能還會有泡麵的訂單,等我們回來再和您籤合同。”
這個訊息李婉寧喜歡,接過楊夫子遞過來的一千一百文錢,想想自己的來意,又加了一句:“我們家伯輝年齡比較小,從小也沒離開過我們,這一去二十幾天,還要麻煩楊夫子多多關照。”
楊夫子是個面部表情不太豐富的人,似乎還儘量扯了扯嘴角:“那是自然,李夫人放心。”
從夫子那裡出來,李婉寧也沒回去,乾脆去鎮上大采購一番,平時一年都挺節省的,過年是不是可以大采購一番?
一路逛過去,看到銀店,買。給三個姑娘和三個小妾一人買了一支銀簪,都是基礎款,比較適合百搭。
平時她們不管出門也好,在家也罷,帶的都是木簪,這個買回去她們也不會帶,就給他們做壓箱底吧。
女人是很奇怪的一種動物,這種首飾類的,即使不用,單單放在盒子裡,也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滿足感。
大家辛辛苦苦一年,也該給點精神上的快樂。
李婉寧倒是沒給自己買,一來她對這個不是很在意,二來她覺得自己哪天回去了,再多的金銀也帶不走呀,所以只要讓自己在這裡的時候吃好喝好就行。
路過布店,買。進去給三個姑娘買了比較漂亮的布匹,現在也都要去上學,需要穿點稍微好看的,趁著過年花錢季,多買點好看的等後面慢慢給她們做。
尤其是劉雅婷,過完年就十四歲了,現在大家對十四歲還挺重視的,大戶人家都要大辦一場,自家雖然現在這個樣子不會大事操辦,但該有的儀式感還是要有的,勢必要讓她感受到來自家裡的重視。
路過書肆,李婉寧停了一下,男孩子,她實在想不到給他們準備什麼禮物,如果送好一點的筆墨,那也太貴了,而且他們還是學生,不必用的太奢侈。
算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