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院放假的前幾天,感覺好像已經有年味了,大家該準備的也都準備起來了,而且《曾許諾》的中冊和下冊也都交出去了,又拿回來四兩銀子。
李婉寧將前前後後這六兩銀子擺在桌面上,叫了幾個姑娘過來:“你們說,為什麼我們原來一本只能有一兩銀子,但現在分了三冊,但是每冊都能拿到二兩?”
現在家裡寫話本子的事情,三個姑娘都知道了,因為都在家裡,不太好瞞,所以乾脆拉攏過來。
但因為兩個小的太小了,平時是不允許她們參與討論 的,她們平時也不刻意來聽,只是正好在旁邊的時候聽那麼一耳朵。
劉雅柔率先捧場:“因為母親的故事好聽。”
劉雅琴也道:“對,因為咱們的故事寫的好。”
劉雅婷看著桌上的銀子:“因為我們市場上的反響好,而且一直保持創意不斷,所以老闆提高酬勞,想讓我們看在銀子的份上多謝,達到雙贏。”
李婉寧點點頭:“你們說的都對,從這件事,我想告訴你們的是,有一技之長的重要性。
如果你在某一個方面去深挖,讓自己做到很好的程度,那麼,你就可以靠這個來生存。
來這裡後大家也能看到,技藝高超的繡娘,做飯好吃的廚師,甚至是能說會道的小二,都是憑藉某一個方面的突出而賺錢。所以,如果可能的話,我也希望你們能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好好培養,深耕成以後能養活自己的技能。
當然,我是希望你們能一生平順,再無風雨,但以後的事情誰能說的上,等陷入絕境才想到技能重要性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
幾個人若有所思,想想來到這裡的一切遭遇,如果沒有剛開始的打絡子賺錢,可能也就沒有後來了。
所以,其實在剛開始,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她們就是因為打絡子和繡帕子活下來的。
小丫家裡為啥過得那麼苦?就是因為本來就不善種地,可是家裡兩個人連絡子都不會打,也沒有其他任何可以拿出手的技能,所以,沒飯吃也是有原因的。
因此,要像母親說的那樣,給自己學一個能賺錢的一技之長才可以。
其實這些話本該給那些男孩子們說,但是由於寫話本子對他們來說還是秘密,所以不能以此為例。
算了,男孩子們以後萬一真有什麼就是去賣苦力也是個出路,還是女孩子們的技能更要緊一些。
就在大家準備熱熱鬧鬧過年的時候,也就是臘月二十二,書院放假的前一天,劉伯輝放學回來對李婉寧說:“母親,楊夫子說過年他要帶我們去邊關,體驗一下軍隊生活。”
“啥?”李婉寧掏掏耳朵,以為自己聽錯了,其他幾個小妾也都向這邊看過來。
劉伯輝又講了一遍:“楊夫子說平日裡我們在書院都養得和深閨小姐一樣,得讓我們去見識見識什麼是男人。”
“你們班都去嗎?”李婉寧覺得這夫子是不是有點不靠譜,這些我還小,像劉伯輝,等過完年也才十歲。
“是的,楊夫子說讓我們回家和父母商量,能去的都去。”劉伯輝說完期待的看向李婉寧:“母親,我能去嗎?”
“你很想去嗎?”李婉寧看著他的表情,還是不懂掩飾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他的想法。
劉伯輝突然又低頭:“我想去,但是心裡又捨不得,我從來沒有離開過家,結果過年的時候卻不能和你們在一起。”
他說的是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這說明,在他的心裡,家人在哪裡,哪裡就是家。
“如果去的話,哪天走哪天回說了嗎?”李婉寧繼續問。
“後天走,正月十五回。”劉伯輝回答。
看來,楊夫子是打算用掉整個假期了。
拿不定主意,李婉寧看看杜若,她雖然是母親,但杜若才是親孃,所以這種時候也要徵詢一下她的意見。
杜若看到李婉寧看過來,滿臉不捨,但還是語氣堅定:“夫人,他想去就讓他去吧,我們被困在這裡,這也是個難得的可以出去看看的機會。
而且,他也是鎮南侯家的血脈,既然學了武,可能就是上天給李家留了個可繼承練武血脈的機會吧,說不定遲早要走這一遭,早點去多瞭解下也能有個準備。”
親孃都同意了,李婉寧也就不說了,出去見識見識也好,就當出去遊學了,有楊夫子帶著,安全問題也不必太擔憂。
好在她們現在比較窮,孩子們的獨立生存能力都還不錯,劉伯輝雖然在男孩子裡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