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殿下,工部長官大人。”(1 / 3)

蒙毅聞言幾乎要跳起來:怎麼讓內務大臣插手查探反賊!

但始皇並沒有繼續爭論,“寡人剛才與各位討論西域出征事宜。李武的部隊在火器使用上已經取得很大進展,春耕之後就能出師了。朝廷近日將下達征伐文告,你覺得如何?”

秦始皇的目光充滿了賞識之意,顯然非常看重林明的意見。

林明略加思考,“啟奏陛下,用詞應當更準確……不妨叫‘自衛反擊’。”

“什麼?!自衛、反擊?寡人大秦立國以來戰無不勝,外敵未曾入侵我國疆域。”

林明嚴肅地說:“去年冬,匈奴曾侵犯過我們邊界;即使未能攻破也是對方率先動手。另外還有莎車國的安全問題,他們是我們庇護的小邦,受制於匈奴。”

“再則匈奴意圖佔據整個西域以威脅帝國核心。屆時數百萬人口湧入邊塞……”

“禦敵千里之外,才是上策。”

眾人面露疑惑,甚至震驚之色。然而始皇卻沒有立刻表態。此時有人開始質問:

“妖言惑眾!大秦軍隊所到之處橫掃六方,匈奴加上整個西域,又能奈何我大秦?”

聲音震耳欲聾。

但始皇深思良久並未反駁。“那你說明理由,改‘征討’為什麼更適合?”

林明轉問道,“陛下,請問建國以來最危難之時是何時?”

“最危急關頭?說來話長啊......”嬴政神色凝重,似有許多心緒未吐盡。

回憶起往事,早年秦國初建,周圍都是戎狄環繞,東征路上多少次面臨絕境……

林明進一步闡述他的觀點:當下正是關鍵歷史節點,必須重視實際局勢。

“所以我認為應該以正義之戰來表達我們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和能力。” 林明顯得胸有成竹。

此言令嬴政陷入更深沉的考慮,其他人心中亦滿是疑問。但無論怎樣,在這片沉默之中孕育著對未來決策的重要思考。

### 改編版本:

將領蘇靖和謀士李毅等人默默地點頭,眼中浮現出對過往艱難歲月的深深懷念。

百年前,齊國和楚國聯合進攻秦國。

那時天才外交家王倫擔任丞相,他故意聲稱願意割讓六百里商地予楚國求和。

楚宣王上當後,立即撕毀與齊國的盟約,並派人前往齊國大罵齊王以示友好。

在齊楚關係惡化之後,楚國派人去收地時,王倫翻臉不認賬地說:“當初說的是六里。”

楚宣王勃然大怒,尚未採取行動,秦國便與魏、韓聯盟共擊楚國。齊國見狀,也加入了圍攻楚國的陣營。

四面受敵的楚國一敗塗地,斬首人數逾八萬,失地六百里。這一結果使秦國朝野歡呼慶祝,而楚宣王內心滿是仇恨。

應允的土地未能到手,反而損失如此巨大,成為全天下的笑柄。楚宣王決意報復,出動舉國兵力五十萬直取秦國。

始料未及的秦軍只能倉促抵禦。楚軍一路高歌猛進,一度逼臨咸陽不到百里的重鎮藍田。面對此景,秦惠文王召集所有能戰之人迎敵,連婦孺老人都參與了戰鬥。

最後時刻,張儀又發揮了出色的外交技能,策動韓魏從後方打擊楚軍。同時,秦國全軍動員,在藍田與楚軍激戰。最終,秦軍以傷損嚴重的代價勉強取勝,楚國卻因此失去爭霸的力量。

“在藍田之戰時期,百姓生活如何?” 某位大臣迅速發問。

“那時連年戰亂,連樹木都難以倖存,怎能及得上現今安寧。” 蘇靖唏噓道。

“將軍。” “為何如今國家雖強大,面臨戰事時民間卻滿腹怨言?”

蘇靖思索良久卻無法應答,李毅忍不住說:“民眾何解治國大事?”

那位大臣笑問道:“你是想說他們懂什麼?”

李毅小心避開,不敢冒犯君主:“微臣未曾言明。”

這位大臣進一步解釋,“百姓雖然不懂治國理政,但都希望和平美滿的生活。” “朝廷決策過於抽象,難以讓普通百姓理解。”

“只有涉及自身的土地和家人,他們會不惜一切。” 這名官員模仿著振臂呼喊的場面。“匈奴將至!” “保護好你們的土地和親人吧!”

這段話引起了秦王的深思:“此話中肯,值得記錄。”

“是,兒臣明白了,” 太子李承恭敬回答。

秦王心想:早些遇到此人,或許可以避免諸多非議。

幾天後,秦宮前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