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出來了,不需要指揮部隊,將指揮權下放給了高順,他就充當箭頭,帶頭衝鋒,憑藉自己的勇武,為身後計程車卒們開闢一條進攻通道。
高思繼、李嗣業還有王翦、李定國,數名武將一馬當先,率先衝鋒,身後計程車卒們頓時士氣大振,吶喊著緊跟幾名將領的腳步,殺進了蜀軍軍陣之中。
不管是硬實力還是軟實力,蜀軍都落入了下風,雙方軍隊剛一交手,蜀軍前排計程車卒就被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根本無力阻攔秦軍的進攻。
前排計程車卒死傷一片,後方計程車卒趕緊補上位置,可他們的陣型本就是倉促間佈置起來的,運轉並不流暢,現在前軍死傷慘重,後軍在增援、補位之際,卻又造成了幾分混亂。
步卒的正面進攻,從一開始就全面壓制住了蜀軍,不但讓他們死傷慘重,更是連連後退,守不住原本的陣地,幾名帶頭進攻的武將,更是勇猛無雙。
擋在他們前方的蜀軍,都被砍翻在地,連一合之敵都沒有,偶爾有自認為武藝高強的蜀軍將校,前來阻攔,也不過是多交手了幾個回合而已。
大部分被當場陣斬,少數人身負重傷,狼狽不堪地在親衛以及其他士卒們的掩護和接應下,撤回了後方。
連武藝高強的將校們,都擋不住這幾位殺神,一群普通士兵,更是無力阻攔了。
這近兩萬蜀軍,的確是青陽衛中的精銳,大部分都是老兵和精銳,僅有少數士卒是後續補充而來的府軍,可數日攻城,又數日行軍,已經將他們的體能給榨乾了,體力、精力損耗嚴重。
本就實力不如人,身體又不再巔峰,自然也就更加不是對手了。
步兵和幾名武將的戰場表現都不差,可要說最為勇猛的無疑是趙雲和他麾下的白馬義從。
沒有采用最為擅長的騎射戰術,直接衝向了蜀軍軍陣側翼,與蜀軍的騎兵部隊大戰在一起。
與步兵相比,蜀軍的騎兵無疑狀態要好了許多,畢竟攻城戰,可用不上騎兵,無非是警戒、巡邏而已,保持了足夠的戰鬥力。
唯一的劣勢就是數日行軍下來,騎兵和戰馬都有些疲憊,但好歹也保留了至少七成的戰鬥力。
七成戰鬥力的蜀軍騎兵,在趙雲和他麾下的白馬義從面前可是不夠看,對沖之下,一個個蜀軍騎兵從戰馬上跌落下來,隨後被大量馬蹄踩踏而死。
一馬當先的趙雲,手中銀槍一槍橫掃,就有數名蜀軍騎兵捂著喉嚨倒在地上,更有倒黴蛋被沉重的槍桿打飛了出去,甚至還連累了其他的戰友,將其一起給掀翻馬下。
交錯而過的雙方騎兵,在脫離了戰鬥之後,就重新集結起來,調轉馬頭,再次發起了衝鋒。
數次衝鋒之下,2000多名蜀軍騎兵就損失殆盡,遍地都是屍體、傷員,還有失去了主人控制,不知道該何去何從的孤獨戰馬。
僅剩下的400多名蜀軍騎兵,看著僅僅死傷了不到300人的白馬義從,一顆心是徹底跌入了谷底,不管軍官們如何威脅,都不敢再度進攻了,沒有當場逃離戰場,已經是他們作為一名職業軍人最後的底線了。
蜀軍騎兵不衝,可趙雲卻不會有半點客氣,身上的白色明光鎧,還有白色的披風上,沾滿了血跡,都快要變成紅色了。
一張俊臉上滿是冷酷,眼神中精光閃爍,渾身殺氣四溢,手中染血的銀槍用力一揮,沒有任何地言語,一眾白馬義從沉默地跟隨在身後,再一次地發起了衝鋒。
殘餘的400多名蜀軍騎兵,已經在剛剛的戰鬥中,被趙雲殺寒了膽,不敢正面硬抗,紛紛策馬閃避。
只是他們想逃,白馬義從可不會就這麼放過,長槍、馬刀往馬背上一放,抄起了掛在馬鞍旁的長弓和箭矢。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
作為白馬義從的看家本事,近距離射擊下,騎射的準頭可是不低的,那些還沒有逃出多遠,或者說來不及逃離戰場的蜀軍騎兵就紛紛背後中箭,慘叫著從馬背上跌落下來。
就這麼點人,不過片刻功夫就被趙雲和白馬義從殺了個乾淨,僅有少數騎兵逃了回去。
沒有了騎兵的保護,蜀軍步兵戰陣的側翼就被完全暴露出來,只要趙雲從側翼殺進蜀軍戰陣之中,本就不太嚴密的陣型將會一舉告破,蜀軍步兵也將會徹底戰敗。
不過趙雲是什麼人,他的目光從來都不在這些蜀軍步兵身上,而是在後方列陣指揮和觀戰的中軍身上,那一面高高揚起的帥旗,代表著就是此戰的統兵大將——青陽衛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