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諾機亞與摩托鑼拉的握手
其中值得一說的是曙光科技的兩個大計劃顯然是不會對外公佈的。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雖然也有媒體透過曙光科技動作猜測曙光科技的目的。
對此,這新聞自然是成功在各大報紙被報道了出來,引起了一輪輿論狂潮。
人們紛紛為曙光科技的大動作而感到吃驚,畢竟曙光科技正在擴建手機工廠不說。
還要建設一個同等規模的新手機工廠,而且根據小道訊息說那工廠產能還是3000萬級別的工廠。
這樣豈不是說曙光科技的最終目標是年產能6000萬部嗎?
當這猜測被媒體報道出來的時候,所有的新聞讀者都感到了吃驚以及譁然。
啥時候國產手機這麼猛了?
要知道當初曙光科技建設1200萬部年產能的手機工廠就在輿論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被各大商業類與科技類報紙大肆報道,而此時曙光科技竟然大肆擴產不說。
還正在動工建設同等規模的手機工廠,預計年產能可能達到6000萬!
這實在是太猛了,猛得讓人震驚,猛的讓人麻木瘋狂,但可惜詳細情況曙光科技並沒有對外透露。
所以曙光科技的真實產能計劃是多少外界只能猜測,有人猜測是4000萬,有人猜測是5000萬乃至6000萬。
但無論是哪一個,曙光科技的兩個超級大計劃並沒有因為外界的討論而停止不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曙光科技接下來就陷入了平穩忙碌的發展狀態之中。
然而樹欲靜風不止,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面對來勢洶洶的曙光科技摩托鑼拉那是真的著急了。
在曙光科技沒有進行他們的兩個超級大計劃之前。
摩托鑼拉與諾機亞這兩個國際巨頭雖然都感覺到了曙光科技的威脅,但還沒有到達無法容忍的程度。
但隨著曙光科技進行著兩個超級大計劃,擴建產能到3000萬級別不說,還計劃建設一個年產3000萬部產能的新工廠,未來預計總產能6000萬部!
面對曙光科技這樣瘋狂的動作,全球手機界龍頭諾機亞還好說,摩托鑼拉那真是感覺如芒在背。
要知道他們2002年全年的總銷量也不過7510萬部而已,你這曙光科技計劃年產能6000萬部太可怕了。
要知道這也只比他們摩托鑼拉去年低了1500萬部而已,這距離他們摩托鑼拉銷量已經十分之近。
本來前有諾機亞這超級強敵,後有三惺這個表面弱不禁風,實際威脅相當之大的野心企業。
現在曙光科技又野心勃勃,一副要趕超自己成為全球手機界老二的態勢。
在這種情況下感到如芒在背完全無法容忍的摩托鑼拉決定做些什麼。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時間來到2003年4月13日的時候。
在這一天,在美迪國華耳街的一個大廈之中,摩托鑼拉的總裁高爾文終於和諾機亞的總裁奧利拉見面。
“奧利拉先生,終於等到你了。”
看到緩緩走進來的諾機亞總裁奧利拉,高爾文笑著上前和奧利拉握了一下手。
此時的他絲毫沒有身為前輩的心態,雖然在1g移動通訊時代摩托鑼拉毫無疑問是最強的王者,是諾機亞手機的前輩。
但當時間來到2g移動通訊時代後,最強王者是諾機亞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雖然摩托鑼拉不是沒想著奪回自己全球手機龍頭的地位,但無奈銷量上不去說什麼都是假的啊。
所以此時兩人見面等待的是摩托鑼拉的總裁高爾文,姍姍來遲的是諾機亞的總裁奧利拉。
“久等了,高爾文先生。”
諾機亞總裁奧利拉笑著和高爾文握了一下手,臉上滿是職業化的笑容。
這奧利拉可不是個簡單的傢伙,可以說諾機亞能起來完全就是被這奧利拉一手帶起來的。
在92年奧利拉上臺之前,諾機亞是一個從事、電纜、電視、橡膠鞋、衛生紙等等不同行業領域的綜合型大公司。
而這樣一個經營業務亂七八糟,領域還天差地別的公司怎麼可能維持得很好。
所以在92年奧利拉上臺之後直接砍掉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工廠,然後從此專注手機與通訊領域。
在這其中賣掉一大堆工廠有了資金後,奧利拉就大肆購買手機生產裝置與僱傭科研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