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守在病重的母親床前,好像就是為了博一個好名聲,年紀小的聶小小都感到心寒。
但是在婆婆家,兒女們輪流守夜,這樣可以減少疲憊感。他們不盼著婆婆死,只希望婆婆能等到明年春天,再明年的春天,所以他們知道自己的身體不能垮,他們打的是持久戰。
這樣一個月兩個月過去,幾個兒女輪流照顧,大家都不會覺得累。
在母慈子孝中,寬容禮讓中,孩子們自然變的感恩,關心長輩,彬彬有禮。
聶小小終於知道顧琰的人品為什麼這麼好了,好的環境就是可以滋養出好的孩子啊。
真正的教育,不是用嘴巴說,而是用你的言行舉止,影響著孩子。
這天婆婆說想吃豬腸子,顧琰立即買豬腸子燉。
婆婆只吃了幾小片,說嚐嚐味道。
顧琰坐在床頭摟著枯瘦的母親在懷裡,二姐溫柔的喂著飯,鏡頭太美了,聶小小感動的忍不住拿出手機,默默拍照記錄。
她特別慶幸自己加入了這個大家庭,成為有愛的一份子。
除了他們這些兒女,每天也有外人來看病重的婆婆,有的是親戚,有的是一個村裡長大搬出去的。
來看病人的都是客人,這些客人有的封一個兩百塊的紅包,給婆婆。有的提著營養品和水果,跟婆婆說說話,鼓勵婆婆早日好起來。
大概婆婆房間的人太多,所以顯得這房間太小。
這天小房間裡來了個特殊的客人。她看著和婆婆差不多年紀,一見面兩人也很親切,坐在床頭拉著彼此的手,許久未見,親熱的說了好多話,接著那位姨把目光落到小小身上,落到小小的腹部,一動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