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湊過腦袋看了一眼:“媽,這辣的很,你吃不了,吃了又得咳,一咳又喘不上氣了,星兒吃了都嫌辣,吃了一半,另一半放在那裡沒動。”
二姐說:“我媽一輩子不吃零食,老了老了還成小孩兒了,想吃小孩子的東西了。”老人們有啥好吃的,都想細給孩子吃,更不會和孩子們搶零食,這病了,人還怪怪的,不省了,也不細了,和從前的風格大相徑庭。
婆婆還真像個孩子,望著兒子委屈的說出兩個字:“想吃。”
顧琰無奈:“想吃就吃吧。”
婆婆只吃了一小口,便滿足的躺在那裡,臉上帶著滿足的笑,不一會兒睡著了,沒了動靜。
大家都靜悄悄的,不敢說話。
過了一會兒,二姐三姐對視一眼,一起擔心的看向大姐,大姐傾身伸手在婆婆鼻子前探了下,然後輕聲對大家說:
“還有氣息,嚇死我們了。”
二姐低聲說:“你們剛回來不知道,這幾天媽疼的一直叫,一叫一整夜,我們也嫌她吵,但又沒辦法,疼的慌啊,止痛藥吃了不管用,唐醫生也來看了,打了針也不管用,還是她兒子回來管用,你看,這就睡著了,一聲也不喊疼了。”
顧琰一直坐在床旁邊的椅子上,緊緊握著母親的手,哪怕母親睡著了,他仍然一動不動的握著,內心感慨萬千,波濤洶湧,他強忍著沒有流淚。
沒想到媽媽病的這麼重,責怪自己知道的晚,回來的晚。更沒想到,病重的媽媽會像個孩子一樣對他撒嬌。
那個溫柔賢惠勤勞愛笑,看似沒有弱點的媽媽,今天也像個孩子一樣依賴他了,她看起來,那麼的需要愛和關心。
一直一直為他撐著一片天,一定很累很累了吧。
媽媽她,一定撐的累了吧,這次,換他來撐。
他以為他們會有很長的時間,但原來老天留給他們的時間並不多。
聶小小來了三天,一點兒也不覺得累,反而覺得很熱鬧,心情很平和,照顧病人不是一件美差事,但大家分工合作,和和氣氣的。
大姐和二姐每天一起商量著做飯,三姐四姐負責洗碗,五姐專門給婆婆做飯吃。
因為病人的飲食大多是清淡的流食,和正常人的口味不一樣,都是分開做的。
小小懷著身孕,大家都照顧體諒她,最多讓她給婆婆端端茶遞遞水。
吃完飯就坐在婆婆的房間裡聊天,你一句我一句,沒那麼吵,說話聲音不大,有一種守候的溫馨感覺。
所有人都抱著同一個希望,希望媽媽早日好起來,希望媽媽開心點減少病痛。
幾個姐夫只要一放假就會帶著孩子們回來,這個時候婆婆無論多疼,都慈愛的笑望著自己的孩子,目光充滿眷戀,好像這是看他們的最後一眼一樣,一直盯著看。
後面婆婆病的更重了,每天只能靠吃止痛藥維持。因為她吃的是流食,玉米糊麵糊這些,所以餓的很快,一天要吃四五頓,吃的多拉的也多。
不方便起身的病人,又需要家人照顧。哪怕這樣很臭很麻煩,所有兒女依然勸著婆婆多吃點兒,給婆婆擦屁股也沒有一個人嫌惡心的。
哪怕婆婆臥室在床,每天也被大姐她們擦臉洗手收拾的乾乾淨淨的。
沒有人抱怨誰做的多,沒有人指責誰做的少,大家守在婆婆的病床前,各自盡著自己的心意。
聶小小有想過一個問題,到底是大家人好,還是婆婆人好。
有人說,人活著一輩子就是修德積德,小小覺得婆婆是一生德行攢夠了,病重時才會被所有人這樣愛護,照顧。
她一定幫助過每一個人,大家感恩於她,欽佩於她,所以才這樣盡心盡力的照顧她,絲毫不嫌棄她。
聶小小想起外公去世的時候,那時候她還在上學,外公好像是冠心病還是什麼,最後大小便失禁,弄的屋子裡到處都是屎和尿。
三個兒女沒人管外公,還罵外公吃得多,把飯菜藏起來,外公半夜去冰箱翻吃的。
外公還好好的,三個兒女就坐在隔壁屋子商量著怎麼給外公辦葬禮。
當時聶小小就想,這樣合適嗎?人都沒死呢。那時候,她沒看到溫暖的親情,也沒看到善良的人性。大家好像各幹各的,只想早點完事。
奶奶死的時候,大伯他們你推過來,我推過去。不管奶奶在病床上的疼痛死活,罵奶奶叫的太大聲。
晚上大伯守夜,二伯也跟著守夜,還說不能讓人家誇大伯孝順,二伯不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