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林蕭這句話,薛濤一直懸著的心,總算死了。
林蕭這是鐵了心要查太子了。
他看著林蕭問道,“這份卷宗是當年陛下下令調查的,不過後來也是陛下下旨不讓調查的!”
“既然陛下都不讓調查了,你小子可別犯渾去趟這渾水!”
林蕭聽到薛濤的警告,搖了搖頭說道:“薛頭,你現在說怕已經晚了,我已經在這渾水之中了!”
“什麼意思,你小子幹什麼了?”
薛濤心頭一緊,這幾天林蕭難道又捅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窟窿了嗎?
看到薛濤驚恐的眼神。
林蕭把昨天在長孫無敵的大將軍府上遇到的事情給薛濤說了一遍。
緊接著他又說出了自己的推斷,薛濤聽完之後,臉色瞬間變了。
“林蕭,你小子到底想幹什麼,既然發生了這種事,你現在還不去給陛下彙報?”
林蕭搖了搖頭,“證據太少,涉及太大,現在說只能打草驚蛇!”
“或許陛下根本不會相信的!”
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林蕭想的可是把這些危險的因素全部給一網打盡。
他把薛濤給按在椅子上坐下,一臉嚴肅的問道:“薛頭,你是當年的庚子之變你參與調查者,能給我具體講講嗎?”
當林蕭提起庚子之變時,薛濤臉上再次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他說話都有點結巴了。
“你......你......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
薛濤眼睛死死的盯著林蕭的問道。
這件事已經被安帝下了封口令,現在那些沒有經歷過的人根本不知道這件事。
林蕭回道,“長孫老將軍給我說的,現在只要把這件事搞清楚才能知道太子的目的!”
“薛頭,咱們兩個一樣,陛下的安危關乎咱們的前途生命!”
聽到林蕭的話,薛濤糾結了一會,最後才下定決心。
“好,你小子說服我了!”
薛濤這才緩緩的庚子年的事情緩緩的給林蕭講述了起來。
庚子年,也就是十八年以前。
就在庚子年的前一年,己亥年。
安帝在有掌管朝堂文官的聞太師支援下,還有軍中長孫無敵的將領依附中,剛從一眾皇子中登上皇位,意氣風發。
同年,六公主和八皇子先後誕生,安帝也是最興奮的時刻。
可是等到第二年,也就是庚子年,大皇子和二皇子先後暴斃。
接著就連兩位皇子的母親榮妃和三皇子的母親珍妃相繼病亡。
到後面還有六公主的母親,安帝最寵愛的慧妃娘娘也跟著病亡,一下死了這麼多親人,讓安帝的心情一落千丈。
朝堂之中,一直有人傳聞,這都是安帝爭奪上位時,誅殺了幾個兄長遭到了報應。
當時安帝就命令薛濤徹查這件事。
薛濤把所有相關的人員都給徹查了一遍,也包括了現在的太子。
畢竟大皇子和二皇子暴斃,最終得益者是三皇子,也就是現在的太子李統。
不過那件事中,太子的生母珍妃也病死了,這讓她的嫌疑就削弱了很多。
最後這件事,處死了大批的皇宮侍衛,還有太醫院的一些太醫後,就不了了之了。
三皇子也被安帝保護起來,最後認皇后為母親,登上了太子的寶座。
林蕭聽完直接沉默了下來。
“懸劍司這麼多的高手,難道就沒查出來是誰下毒嗎?”
薛濤搖了搖頭,“兩位皇子,三位貴妃相繼死亡,大家都知道是被人下毒,但是卻始終找不到證據!”
“哪怕最後最值得懷疑的是三皇子,但是他有皇后在背後支援,無法調查,陛下也不得不把他推上太子的位置!”
林蕭也看出了薛濤的無奈,這件事牽扯太大。
後背各方實力的相互制衡爭奪,加上安帝剛上位,也需要立太子來穩住百官和皇室。
他不得不終止調查。
“薛頭,你是懷疑太子?”
聽到林蕭開口問話,薛濤一愣,並沒有直接回答。
好一會,他才說道,“其實,當初我也心疼他這個七八歲就沒了孃的孩子,直到後來我看到他看到皇后的眼神,我才覺得他並不簡單是個孩子!”
“什麼意思?”
薛濤解釋道:“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