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袁紹復甦:楊磊的潛在威脅(1 / 3)

袁紹復甦:楊磊的潛在威脅

且說曹操在東邊磨刀霍霍,這邊廂,袁紹在經歷了與楊磊的戰敗後,竟也有了復甦之象。想那袁紹,本就坐擁冀州、青州等廣袤之地,兵多將廣,雖之前小挫於楊磊,然根基尚在,豈會一蹶不振?

袁紹回至領地,痛定思痛,深知內部不和乃兵敗之由。往昔,其陣營中審配、逢紀等河北舊臣,與郭圖、辛評等潁川謀士相互傾軋,明爭暗鬥不絕。政令常因之受阻,軍心亦受動搖。郭圖為人狡黠,常以巧言令色蠱惑袁紹之心。辛評則與之狼狽為奸,二人在袁紹帳下,漸成一股勢力。往昔,每逢軍政要事商議,郭圖必先高談闊論,引經據典,看似頭頭是道,實則多為利己之謀。其每進一策,常與審配之見相左。審配性剛直,忠心耿耿,見郭圖所言多有偏頗,常據理力爭。

一次,關於糧草徵集之事,郭圖建言,可加重賦稅於富戶,如此既能速得糧草,又可顯主公之威。審配聞之,怒目而視,大聲駁斥:“若加重賦稅,富戶雖有財帛,然民心必失。且我軍新敗,正需百姓支援,若行此舉,恐致內亂。”郭圖不甘示弱,冷笑道:“審公迂腐,不曉變通。若糧草不足,大軍何以重振?待克敵之後,再行安撫百姓不遲。”二人爭執不下,袁紹面露猶豫之色,難作決斷。

辛評見狀,亦加入爭辯,幫襯郭圖,言語間對審配多有譏諷:“審公只知守舊,不知進取。若依公之見,我軍豈非要坐以待斃?”審配氣得鬚髮皆張,幾欲拔劍相向。逢紀亦起身,呵斥辛評:“汝等小輩,只圖眼前小利,不顧長遠。主公大業,豈容汝等胡言亂語!”一時間,營帳內爭吵聲震耳欲聾,眾將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又有軍事戰略之議,郭圖力主先攻楊磊之側翼小城,以為可收蠶食之效,且能分散楊磊兵力。審配則以為,當集中兵力,直搗楊磊之核心要地,一戰而定乾坤。郭圖聽聞,嗤笑出聲:“審配空有膽氣,卻無謀略。若貿然深入,恐遭敵軍埋伏,彼時悔之晚矣。”審配怒極,反唇相譏:“郭圖鼠目寸光,只知畏縮,此乃怯戰之舉,豈是大丈夫所為!”袁紹在主位上,眉頭緊皺,被雙方爭執攪得心煩意亂,終是未能定下良策。

如此種種矛盾,致使袁紹軍中政令不暢,軍令不行。將領們不知該依誰之策行事,士兵們亦受此影響,軍心惶惶。袁紹深知,若不除此內患,大業難成。於是,他痛下決心,於一次大朝會之上,當著群臣之面,對郭圖、辛評等人往日的爭權奪利之舉一一數落:“汝等昔日所為,致我軍混亂,錯失戰機。今若再犯,定不輕饒!”郭圖、辛評二人面色慘白,伏地請罪。袁紹雖未當即嚴懲,然已削其權柄,將諸多軍政要務交予審配、逢紀等穩重之臣打理。經此一番整頓,袁紹內部氣象方有轉機。

袁紹又思賢才之重,遂廣納賢才,不論出身貴賤,只要有治國安邦之能,用兵謀略之才,皆被他攬入麾下。他遣派能言善辯之士,分赴各州郡,訪求隱逸賢才。於幽僻山谷之中,尋得一位智謀之士,此人雖出身寒微,卻熟讀兵書,對天下局勢洞若觀火。袁紹聞之,不顧路途遙遠,親率親信,備厚禮前往相邀。那賢士感其誠意,欣然出山,為袁紹出謀劃策。又有一能征善戰之將,久在邊地,聲名不顯,袁紹得知後,特命人將其請至冀州,與之促膝長談,論及兵機,大為讚賞,當即拜為偏將軍,委以重任。

在軍事上,袁紹大肆擴充軍備。他令工匠們日夜趕造兵器,盔甲、刀劍、弓弩堆積如山。冀州城內,爐火熊熊,工匠們汗流浹背,錘聲叮噹,不絕於耳。鐵匠們奮力揮動鐵錘,將一塊塊精鐵打造成鋒利的刀劍;制弓匠精心挑選材料,製作強弓勁弩。又招募新兵,於各州郡設立募兵處,許以優厚軍餉,引得無數熱血男兒競相投效。其軍營之中,日日操練之聲不絕於耳,士兵們在將領的嚴格訓練下,陣法愈發嫻熟,戰力逐漸提升。校場上,塵土飛揚,新兵們在老兵的帶領下,刻苦練習刺殺、格擋,呼喊之聲震天動地。將領們親自示範,教導士兵們如何結陣禦敵,如何進退有序。

經濟上,袁紹亦採取了一系列舉措。他鼓勵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糧食產量因而大增。又降低賦稅,扶持商業,一時間,集市繁榮,商賈雲集,財貨流通順暢,府庫漸漸充盈。田間地頭,百姓們辛勤勞作,新墾之地處處綠意盎然。地方官員受袁紹之命,組織百姓興修水利,挖溝渠、築堤壩,引河水灌溉農田。集市之中,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各種貨物琳琅滿目。袁紹又設立市舶司,管理商業貿易,促進各地物資交流。

隨著實力的恢復,袁紹的軍隊再次活躍起來,開始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