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壩終於建成。當洪水季節來臨,水壩穩穩地攔住洶湧的河水,保護了下游的村莊和農田;旱季時,清澈的水流順著溝渠流淌,滋潤著每一寸土地,百姓們對楊磊感恩戴德。
在商業發展中,楊磊還鼓勵創新商業模式。他聽聞有一種“合股經營”之法,便召集商人研討。商人紛紛表示,此模式可使眾人集資,共擔風險,共享利潤,有利於開展大型商業專案。楊磊大力支援,於是許多商人聯合起來,投資開設大型工坊,生產絲綢、布匹等商品,產量和質量均大幅提升,不僅滿足了本地需求,還遠銷外地,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為進一步促進貿易,楊磊舉辦盛大的商業集會。各地商人云集於此,展示自家商品,交流商業資訊。楊磊還邀請外國商旅參加,在集會上,中原的絲綢、茶葉等與外國的香料、珠寶相互輝映,人們驚歎於各地商品的精美與獨特。商業集會不僅促進了商品交易,還增進了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為經濟發展開闢了更廣闊的空間。
楊磊深知教育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他下令在各地興辦學府,培養人才。學府中除了教授儒家經典,還增設算術、商業知識等課程。許多年輕人在學府中學習後,投身商業或農業領域,用所學知識推動經濟創新與發展。他們改良種植技術,創新商業經營理念,成為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
在楊磊的精心治理下,這片土地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軍事力量也日益強大。但他明白,未來仍面臨諸多挑戰,曹操與袁紹的威脅尚未解除,周邊局勢亦變幻無常。唯有不斷發展經濟,增強實力,才能在亂世中站穩腳跟,守護這片土地與百姓,續寫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