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新盟友:楊磊的應對策略》
議事營帳中,楊磊雙眉緊鎖,目光在案几上的地圖上來回遊移。堂下,諸位謀士亦是面色凝重,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前的寧靜。
楊磊率先打破沉默:“諸君,曹操新得盟友,此乃心腹大患。吾等今日需細細謀劃應對之策。”
謀士陳宮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據探馬來報,曹操所結盟友中,那荊州水軍勢力不容小覷,其戰船眾多,士卒於水戰操練嫻熟,若順江而下,可直逼我境。然那西涼鐵騎,亦是兇悍無比,其機動性強,衝擊力大,若從陸路來襲,我軍亦難抵擋。”
楊磊微微點頭:“公臺所言甚是。吾觀這些勢力,雖與曹操結為盟友,然其中不乏搖擺之人。似那荊州劉表,一向瞻前顧後,只求自保。吾以為,可遣能言善辯之士,攜厚禮前往,許以重利,曉以利害,令其知曉與曹操合作,不過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曹操狼子野心,一旦得勢,荊州必為其盤中餐。”
謀士荀攸卻搖頭道:“主公,劉表雖有猶豫,然其麾下蔡瑁等親曹派勢力亦不容小覷,恐非輕易可離間。吾以為,可先探聽蔡瑁等人與曹操勾結之詳情,若能抓到把柄,公之於眾,劉表必生疑慮,屆時再行離間之事,方為上策。”
楊磊撫掌道:“公達此計甚妙。那西涼馬騰,素與曹操有隙,此次卻與曹操合作,定是曹操許以重諾。馬騰之西涼鐵騎,來去如風,我軍當如何應對?”
一員武將站出,大聲道:“主公,末將願率重兵,於邊境修築堅固營寨,多布拒馬、鹿角,以逸待勞,任他鐵騎如何兇悍,也難破我防線。”
謀士郭嘉輕笑一聲:“將軍勇氣可嘉,然只守不攻,終非長久之計。西涼之地,雖盛產良馬,然物產匱乏。我軍可一面加強防禦,一面斷其糧道,使其補給困難。再遣輕騎,擾其後方,令其疲於奔命。待其軍心渙散,我軍再集結大軍,一舉破之。”
楊磊思索片刻,道:“奉孝之言有理。可令徐晃將軍率步兵,於險要之地紮營堅守,再令張遼將軍領輕騎,繞道西涼後方,截斷其糧道,不時襲擾。”
此時,又有謀士進言:“主公,還有那江東孫氏,雖未明確表態全力助曹,但亦有動向。孫氏水軍稱霸江東,若與曹操水軍合流,我軍於水上更無勝算。”
楊磊皺眉道:“江東孫氏,據江而守,自成一方霸業。吾聞孫策已逝,孫權年少繼位,其麾下週瑜、魯肅等皆有大才。吾欲修書一封,致於孫權,表明我等並無侵犯江東之意,且願與江東互通商貿,共圖發展,以安其心,使其不與曹操勾結過深。”
陳宮點頭道:“主公此策,可暫解江東之憂。然曹操必不會坐視我等分化其盟友,定會從中作梗。”
楊磊冷笑道:“曹操奸詐,此乃意料之中。吾等需密切關注各方動靜,及時調整策略。公臺,你且安排細作,潛入曹操陣營及其盟友之地,探聽訊息,以便我等先發制人。”
陳宮領命而去。楊磊又對眾將道:“諸將需加緊操練士卒,提升戰力。如今局勢危急,我等上下一心,方有勝算。”
眾將齊聲應道:“諾!”
幾日後,派往荊州的使者歸來,入帳稟報:“主公,劉表對我等提議頗為心動,然蔡瑁等人極力反對,且曹操亦有所察覺,增派使者前往荊州,安撫劉表。”
楊磊怒道:“蔡瑁豎子,壞我大事。看來需另尋他法,令劉表堅定決心。”
郭嘉獻計道:“主公,可在荊州散佈謠言,言曹操欲奪取荊州兵權,調荊州水軍北上,以削弱劉表勢力。再暗中聯絡荊州一些反對蔡瑁之人,裡應外合,定能使劉表改變心意。”
楊磊依計而行,又令荀攸籌備物資,支援張遼在西涼的行動。
而江東方面,孫權收到楊磊書信後,召集眾臣商議。周瑜道:“主公,楊磊此信,雖言辭懇切,但曹操勢大,若我江東不與曹操合作,恐遭其報復。”
魯肅卻道:“公瑾此言差矣。曹操野心勃勃,若助其滅楊磊,下一個便會對我江東動手。楊磊雖與我江東有競爭,但亦可為我江東牽制曹操。不如暫且觀望,待時機成熟,再做定奪。”
孫權沉思良久,道:“子敬之言,甚合吾意。先回復楊磊,言我江東願守中立,暫不捲入紛爭。”
隨著各方策略的逐步實施,局勢愈發複雜微妙。楊磊在營帳中不斷接到各方情報,與謀士們日夜商討,時刻調整著應對曹操新盟友的策略,猶如在驚濤駭浪中掌舵的船伕,小心翼翼卻又堅定地駛向未知的彼岸,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