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這幾日忙得腳不沾地,他心裡一直惦記著組建商會這事兒呢。這天,他把城裡一些有頭有臉、買賣做得還挺大的商人都給請到了一家大酒樓的雅間裡。這些商人一進來,就瞧見楊磊站在那兒,滿臉笑容地迎接著他們。
“各位叔伯、兄長,今日把大家請來,是有個大事想和大夥商量商量。”楊磊客氣地說道。
一個胖胖的商人摸著鬍子,哼了一聲:“楊公子,你有啥事就直說吧,咱們可都忙得很。”
楊磊也不惱,笑著說:“各位都是在這城裡經商多年的前輩,想必也都知道咱這商業裡的門道。現在這買賣啊,看著是有賺頭,可問題也多著呢。就說這度量衡,您各位也清楚,亂得像一團麻。這家用的秤和那家的不一樣,鬥也大小不一,每次做買賣都得為這分量爭個半天,多麻煩吶!還有那交易規則,含糊不清的,今兒個這個價,明兒個又變了,全憑賣家一張嘴,買家吃虧都沒處說理去。”
另一個瘦高個商人接話道:“楊公子,這些事兒我們都知道,可這麼多年都這麼過來了,你有啥辦法?”
楊磊一拍手:“我就想成立個商會,把咱們這些商人都聚在一起,大家統一度量衡,再製定一套公平透明的交易規則,咱們結成一個穩定的商業聯盟。這樣一來,咱做買賣就省心多了,而且還能一起賺大錢。”
商人們一聽,都小聲嘀咕起來。胖商人又說話了:“楊公子,你這想法是好,可你年紀輕輕的,真能行?這事兒可沒那麼簡單。”
楊磊早有準備,他不慌不忙地從懷裡掏出一沓紙,在桌子上攤開。“各位請看,這是我這段時間走遍各地,詳細調查來的物價和資源情況。你們看,北方的皮毛在咱這兒價格高,可為啥呢?就是因為運輸難,中間環節太多。南方的絲綢精美,但因為銷售渠道不暢,好多都積壓在那兒。如果我們成立商會,就能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一起修路,讓運輸更便利,還能打通南北的銷售渠道。這其中的利潤,那可大了去了。”
商人們湊過去看那些資料,眼睛都亮了起來。瘦高個商人摸著下巴說:“楊公子,你這調查得還挺細緻。可這利潤,你怎麼保證?”
楊磊自信滿滿地說:“我都算過了。就拿皮毛來說,如果我們能降低運輸成本,把北方的皮毛大量運到南方,這中間的差價利潤,咱們按比例分,每個人都能賺不少。而且,我們還可以對皮毛進行加工,做成更高階的商品,價格還能再往上提。絲綢也是一樣的道理,把南方的絲綢運到北方,再加工包裝,利潤至少能翻一番。”
商人們開始心動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時,一個年紀稍大的商人說話了:“楊公子,就算你說的都對,可這商會誰來牽頭?這事兒可不好辦,萬一有人不遵守規則,咋辦?”
楊磊挺直了身子:“各位放心,我來牽頭。我知道這是個重擔子,但我有信心。要是有人不遵守規則,我們就按照章程來懲罰他。咱們商會有了規矩,大家都得遵守,這樣才能長久。”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商人們漸漸被楊磊說服了。他們覺得這事兒雖然有風險,但值得一試。就這樣,在楊磊的努力下,商會開始有了個雛形。
接下來,他們在城中找了一處合適的院子,作為商會總部。楊磊帶著幾個商人在院子裡轉了轉,商量著怎麼佈置。
“這兒可以作為議事廳,咱們以後就在這兒商量事兒。”楊磊指著一間大屋子說。
“那旁邊這幾間小屋子,可以用來存放商會的資料和賬本。”一個商人提議道。
商會總部定下來後,就開始制定章程。這章程可費了楊磊不少心思,他把商人們又召集到一起。
“各位,這章程可得好好定。這是咱們商會的規矩,大家都得遵守。”楊磊嚴肅地說。
“楊公子,這章程裡得寫清楚每個商人的權利和義務。”一個商人說道。
“對,還有商會的管理結構,得有個頭兒,還得有專門負責不同事兒的人。”另一個商人補充道。
楊磊點點頭:“沒錯。我是這麼想的,商會設一個會長,會長負責統籌大局,就由大家推選吧。然後再設幾個副會長,分別負責貿易、財務、糾紛調解這些事兒。咱們還要有個監督小組,專門監督商會成員有沒有遵守規則。”
商人們又開始討論起來,爭論著會長、副會長的人選。有的推薦這個,有的推薦那個,吵得不可開交。
楊磊敲了敲桌子:“各位,別吵了。會長的人選,咱可以投票決定。每個人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