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再一次見到衛楚的時候,止不住的心生感嘆。
衛楚太年輕了。
他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將來的前途絕對不可限量。
“公孫將軍,很高興你做了一個明智的選擇,避免了幽州生靈塗炭。”
聽到衛楚的話,公孫瓚強裝鎮定,笑了笑。
“我實際上一直都沒有想過背叛大漢,我和劉虞之間只是私怨而已。隨著不久之前,劉虞被我斬殺,我和劉虞之間的私怨也就消除了。
”
公孫瓚是個聰明人。
既然決定了投奔衛楚,那麼殺死劉虞這口鍋,公孫瓚心甘情願的背了。
待到衛楚點了點頭,公孫瓚又接著說道:“衛將軍,你可知我與劉虞之間,為什麼會有私怨?”
衛楚笑著給公孫瓚倒了一杯酒。
“我有所耳聞,你與劉虞之間的私怨產生,最開始主要集中在對異族人的態度上。你主張對異族人,採取強硬手段,而劉虞則主張對異族人使用懷柔政策。”
公孫瓚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又接著問道:“我想知道,衛將軍對塞外異族人到底是什麼態度?”
“我對北匈奴人的態度,就代表我對異族人的態度。”
衛楚的話,令公孫瓚精神一震。
“衛將軍是打算,對塞外異族大開殺戒,一個不留?對烏桓人和鮮卑人都施行殘酷的種族滅絕?”
衛楚聽完公孫瓚的話,微笑著搖了搖頭。
“當初我帶領天道衛十八騎,深入北匈奴腹地,之所以對北匈奴人展開屠殺,主要目的是為了殺雞敬候,
重新彰顯大漢的榮光,讓異族人知道大漢即便因為內鬥,陷入羸弱,也不是異族人可以輕易招惹的。”
“現在環境不同,對待北面的烏桓人和鮮卑人,用不著再趕盡殺絕。因為這樣,做對我們而言,沒有好處。”
“這麼做,為什麼沒有好處?”
公孫瓚眉頭緊皺,說道:“殺光鮮卑人和烏桓人,鮮卑人和烏桓人的領地,將歸我們大漢所有。”
衛楚對著公孫瓚擺了擺手。
“鮮卑人和烏桓人的領地歸我們所有,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大漢經過長時間的內亂,人口銳減嚴重。”
“我們殺光了鮮卑人和烏桓人,佔領了鮮卑人和烏桓人的領地,你能成功動員多少百姓,前往鮮卑人和烏桓人的土地上,放牧牛羊。”
公孫瓚張了張嘴巴,有心辯解幾句,可最終話到嘴邊,公孫瓚又不知道該怎麼辯解了。
片刻之後,公孫瓚對著衛楚問道:“衛將軍是什麼策略?”
“首先,我們需要打敗烏桓人和鮮卑人,要殺得烏桓人和鮮卑人膽戰心驚,不得不主動投降。”
“待到烏桓人和鮮卑人投降之後,把烏桓人和鮮卑人變成我的奴隸,讓他們幫助我們放牧牛羊。”
聽到這裡,公孫瓚又忍不住開口打斷了衛楚。
“衛將軍,烏桓人和鮮卑人難以馴服,讓他們幫助我們放牧牛羊,就等於是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等到他們實力再一次強大起來,他們必定會又一次給我們帶來麻煩。”
衛楚對著公孫瓚擺了擺手,冷笑了一聲說道:“要杜絕出現,你所說的這種現象實際上並不難。”
“待到烏桓人和鮮卑人攝於大漢的兵鋒,選擇投降之後,我們要做幾件事情。第一,控制鮮卑人和烏桓人的人口數量。”
“鮮卑人和烏桓人,給我們放牧牛羊,每個族群保留十萬人即可,多餘的人,殺了。每三年殺一次,始終不能讓鮮卑人和烏桓人的人口數量超過十萬人。”
衛楚的話,令公孫瓚眉頭一揚。
毫無疑問,衛楚的做法有點狠。
不過這卻很符合公孫瓚的心意。
公孫瓚可不是善男信女。
白馬將軍的威名,是殺出來的。
“第二,收繳鮮卑人和烏桓人的鐵器,任何鐵器,都不留給鮮卑人和烏桓人。讓他們重新過回石器時代的生活。同時收繳強壯的戰馬,只給鮮卑人和烏桓人留下一些老馬。”
“沒有了鐵器、沒有了戰馬。鮮卑人和烏桓人即便驍勇善戰,他們也會變成沒有牙齒的野獸。”
“最後,摧毀鮮卑人和烏桓人現有的信仰和文化。給他們灌輸,世世代代為大漢服務的信念。”
“最終把鮮卑人和烏桓人變成一群沒有信仰和文化,世世代代只為活著而活著的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