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張冶修解釋起省隊和俱樂部的本質不同。
“最近十年我們龍國的羽毛球領域正在經歷一場變革。
變革的核心就是從體制化向商業化的轉變。
至於哪條路更合理,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
顯然是商業化更合理。
任何一個體育專案要想長治久安都離不開資本的助推。”
金玉點頭,程龍也點頭,現場大部分人都在點頭。
張冶修闡述的觀點沒毛病。
張冶修繼續闡述問題所在。
“問題就在於從體制化向商業化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
省隊培養人才的機制是非常健全的。
隊員很小的時候就要接受專業訓練。
當他們達到十八歲的時候技術已經非常全面了。
這樣的隊員經過國家隊的二次加工後放到奧運賽場上。
他們的爭冠實力是非常強悍的。
俱樂部的球員則不同。
他們那裡奉行拿來主義。
沒人重視一名隊員的技術是否全面,能贏就行。
但是這種贏僅限於國內賽場,到了國際上就會漏洞百出。
商業比賽必須討好觀眾。
觀眾愛看什麼?
答案是進攻,進攻,進攻,永遠都是進攻。
最好是從頭到尾一路扣殺。
然而羽毛球並不是一個只有進攻的專案。
它還包括了防守,拉扯,調動等各種技戰術。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
如果一名球員在平時的聯賽中總是想方設法地討好觀眾去進攻。
那麼他到了奧運會的賽場上能拿到金牌嗎?
不能,對吧?
既然他不能拿金牌,那麼我們國家隊又怎麼可能會選他呢!”
“哇!”聽過張冶修的解釋後,與會眾人均恍然大悟。
金玉既然接了總局的任務,那就要把事情做到底。
“張教練,我來幫您捋一下思路。
羽毛球隊不能確保四到五枚金牌是因為後備人才不足。
後備人才不足是因為羽毛球正在從體制化向商業化轉型。
商業化轉型導致各省隊留不住人。
那些有天賦的小妖流向俱樂部後又得不到全面的培養。
他們平時為了討好觀眾不得不傾向進攻型打法。
而一味地追求進攻導致隊員無法成為世界頂流。
所以很多球員在國內聯賽看上去很酷很厲害。
實則他們到了奧運賽場上完全不具備爭冠的實力。
所以說,現在無論是省隊還是俱樂部提供的苗子。
都無法滿足國家隊的需求。
您想說的核心矛盾是這個嗎?”
“是!”張冶修爽利地答道。
主席臺上的程龍皺著眉說道:“既然問題已經找到了,那你們自己有沒有解決的辦法?”
張冶修頓時苦笑,辦法倒是有,問題是你們這些大領導能批嗎。
“解決辦法自然是有的。
那就是國家隊同時在省隊和俱樂部選才。
選才的範圍和數量要擴大三倍左右。
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升容錯率。
奧運會的備戰週期是四年。
如果我們在頭一年就選拔100名以上的天賦小妖。
然後進行細緻的培養和篩選。
那麼到了洛杉磯奧運會我們在每個單項上都能具備爭冠的實力。
如果一開始儲備的小妖數量就不夠。
那麼等發現問題的時候再去選拔估計就來不及了!”
幾位局長齊齊皺眉,這分明是要錢的節奏。
金玉總算做了一回好人,該幫張冶修說話的時候他還是得說。
“張教練,你們需要增加多少經費?”
金玉是個好孩子啊,淨說乾貨,張冶修對金玉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現在國家羽毛球隊每年的經費是7700萬。
如果想大量選才和育才經費至少要增加到兩億。
低於這個數是不可能打造出五個奪金點的。”
“嘶!”與會眾人全都倒吸一口涼氣。
一年兩億經費,四年就是八個億。
主席臺上的幾位局長互相看了看,幾人均感覺一陣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