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被人們責罵。所以女孩們只能選擇在道義上做巨大的支援,能做出更大自我犧牲的女孩——譬如那迪,無外乎就是自願被王松從臺上領走。但又有誰想過,被領走後雙方條件相差懸殊,多是相距甚遠天各一方,不可能有任何結局。對於想幫孩子找個媽媽的王松來講,找的女孩中看不中用,而且一旦配對成功,電視螢幕前原本有合適的女孩可能也斷了念想,反而斷送了他自己真正的幸福;而對臺上的女孩來講,她本來也許可以找到更合適的人,卻因為道義的振臂支援,弄了一頂王昭君的帽子戴戴,還是個有名無實的帽子,結果失去了更合適的可能,大家其實都是兩難啊。 如果王松預先想到他的出現會有如此多的可能,他就不會來了。當他回去以後,他的特殊身份引起了網上很多熱烈的探討,而眾多探討直接質疑他參加節目的動機,這讓他感覺倍受傷害,充滿了無助。好在我知道他的性格,過了這段時間他就會沒事的。我一直在想,性格色彩的神奇,就在於再複雜的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