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廣闊校園發展成了一個小型農場。然後還和外面的工廠承接了一些計件活,學生們每天都有“勞動課”,每個月都能賺點錢。
她們暫時也不考慮回城的事。想要在這裡學習如何獨立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回城去工廠幹活,遠不如在這裡學到的多,得到的鍛鍊更大。她們覺得自己且有的學呢。
實際上,就連前面的劉芳和陳瀟,家裡條件也都不差,是屬於那種只要她們想回去,只要家裡使使勁,她們就能回原籍的情況。
畢竟有下鄉的政策,也有回城的政策,只要按規定下了鄉,在不違反規定的情況下是可以回城的。
剛來的陶思齊就更不用說了,她對自己未來的插隊生活充滿期待,開心的像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鳥。
還有已經離開這兒的錢高韻,那傢伙本來就不用下鄉,是她自己哭著喊著要去最艱苦的地方,最後被分到柳樹屯,是因為當時的柳樹屯確實需要人。她也不算回城,只是趕上了機會,去參軍了。這個一般人真的拒絕不了。
任秀珍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心裡直呼好傢伙,這和她以前所瞭解的知青下鄉真的太不一樣了。
女知青這邊如此,男知青那邊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這樣看起來,這裡唯一稍微有點“異心”的就是她本人了。
但是,感覺她也基本上被大家同化了呢。
血液漸漸開始沸騰了是怎麼回事?
這個柳樹屯也太會搞了,男女知青都不住在一起,不存在單身青年男女接觸久了荷爾蒙作亂的情況,女知青之間全都是制度化管理,沒有一點勾心鬥角,大家都有各自的事業和目標,並且為之努力奮鬥,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是互相幫助互相促進的關係,沒有利益衝突,就算有,也可以透過擺到桌面上討論的方式拿出一個最合理的解決方案。
她們都有一顆事業腦。
沒想到七十年代的人已經這麼先進了,後世那些管理正規的大企業也就這樣了吧?
看起來,她首先應該給自己設立一個事業發展目標,然後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事業上,這樣,她也就沒有心思想七想八了,等她事業有成了,嘿!誰敢說她拿的不是大女主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