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農兵大學生,我們也一定要努力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謝贇一邊奮筆疾書,一邊在心裡吐槽不止。
大家都在批判高考,批判高等教育,然而大家都擠破了腦袋希望自己能被推薦去上大學。
大家都在批判享樂,說越窮越光榮,然而所有人在內心裡都希望自己能吃好喝好住好,能過上好日子。
這個世界果然就是個巨大的悖論。
謝贇抽空寫文章的行為,在潘長青看來有點“不務正業”。
他最近正打算發展一個新的研究方向:高精度數控機床。
需要謝贇多花時間在這方面。搞政治的人太多了,搞科研的少。小謝這樣的,就應該當著掛名副縣長領著高工資努力搞科研。
謝贇當然是舉雙手雙腳贊成並大力支援的。
但是文章也不能不寫。
“等我弄完這個,就全力配合您搞機床研究。”
“這個不能讓小沐寫啊?”
“小沐寫她的,我這個要搞個大的。”
大家一下子來了興趣,湊過來問她:“怎麼搞?”
他們可是知道的,曲水縣能有今天的局面,小謝功不可沒。她現在要“搞個大的”,是要有什麼大動作嗎?
謝贇把自己寫的倡議書給他們看,說道:“我要配合一下新的高校招生工作。好不容易高校招生又開始注重文化成績了,我覺得這個事情要支援一下。我擔心有的人會反對,會說勞動戰線上的人沒時間學習,所以我要提前把聲勢造出去,讓大家都知道,勞動戰線上的人也有品學兼優的。”
李知新恍然大悟,“所以你之前發了那篇讚美貧下中農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學習的文章。”
“對。現在我再發一篇倡議,呼籲大家邊勞動邊學習,兩不耽誤。這下子,誰要是沒學好,就不能以自己光顧著勞動沒時間學當藉口了。”
其實今年的高考對文化課的要求並不高,只要達到初中畢業差不多水平就能被錄取。
潘長青想了想,說道:“你這麼做對教育的長期發展有好處,有利於培養更多人才,你寫吧,我支援你。機床研究晚幾天也沒問題。”
有專家問她:“這文章在省報發表的話,也就咱們省的人能看到,能輻射到全國嗎?”
“所以我要去一趟省城,找夏書記幫個忙,把我這篇文章推薦到國報去。在那裡發一下,全國人民都能看得見了。”
“好好好,那你忙吧,這兩天我們就不打攪你了。”這是1952年的准考證,那時候要考8門,還有兩門加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