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高考(1 / 2)

謝贇看著埋頭苦學的兩個人,腦子裡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在1973年,曾經有過一次“高考”。

這並不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高考,而是在地方推薦的基礎上進行的二次篩選。也就是說,各大隊、公社、工廠推薦上大學的人選,之前三年,這批被推薦的人直接就能去上大學了。但是這一年,他們還得經過一次文化考試,合格了才能去上大學。

就是在這次“高考”中,一位“白卷英雄”橫空出世,讓高考的恢復如曇花一現,也讓各界人士為了恢復正常教育所做的努力化為泡影。

謝贇仔細回想原書內容,實在找不出有關這件事的蛛絲馬跡,書裡完全沒有提到。

但是,她還是開始動筆,寫了篇文章在報紙上發表,讚美貧下中農一邊辛苦勞作、一邊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的行為。她還列舉了很多例子,這些人每天起早貪黑,拿10個工分,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依舊響應領袖號召,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更好地建設農村、建設國家。

他們的事蹟,值得所有人學習。

“學習是終身事業,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努力提高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加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謝贇記得,在她的上輩子,73年高考的時候,那位“白卷英雄”面對讓自己束手無策的試卷,在背面寫了一封《給尊敬領導的一封信》。

他說自己熱衷於農業生產,每天近十八個小時的繁重勞動和工作,不允許他搞業務複習。

他說自己對於那些多年來不務正業、逍遙浪蕩的書呆子們是不服氣的,且極為反感。

他說考試被他們這群大學迷給壟斷了。

他說:“在這夏鋤生產的當務之急,我不忍心放棄生產而不顧,為著自己鑽到小屋子裡面去,那是過於利己了吧。如果那樣,將受到自己與貧下中農的革命事業心和自我革命的良心所譴責。”

他說自己只是提前兩天接到了高考通知,根本沒時間複習,所以才考不了高分。

他的這封信被當地招生辦送到了省領導的手裡,領導把他樹成了典型,稱他這封信是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 所以那一年,高考錄取規則變了,高校害怕自己被扣上“為分數論”的帽子,在錄取的時候根本不看成績,有的甚至反著看,成績優秀的淘汰掉,成績不好的被錄取了。

有一位考第一名、數學得滿分的學生落榜,他憤而撕掉自己的數理化學習資料,從此棄理從文。

而那位“白卷英雄”如願上了大學。

事實上他交的不是白卷,只是大部分題都沒有做,所以領導把他稱為“白卷英雄”而已。

謝贇可以理解他的不甘,平時幹活特別勤快,表現特別好,匆匆忙忙被推薦參加高考,沒時間複習,確實會感到憤懣,想要抒發一下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目前的形勢,是他可以隨便抒發的嗎?

他抒發一下,被人無限放大,情況就亂套了。搞文化考試被批判成“舊高考制度的復辟”,“資產階級向無產階級反撲”。

剛剛東山再起的人,直接就下臺了。

剛剛有恢復苗頭的高考,立刻就停止了。

而這位白卷英雄,因此而聲名鵲起,烈火烹油,也因此而吃了大苦頭。

說到底,都是一聲嘆息。

他也不過是時代洪流中一顆小小的棋子、一個趁手的工具而已。他被人稱為“一塊有稜有角的石頭”,那人還說,“我要用這塊石頭來打人了”……

從他後來的發展經歷來看,這個人本質上應該是個很踏實的人。在短暫的鮮花著錦之後,他坐了15年牢,出獄以後從頭開始,紮紮實實的做起了實業,幹得還不錯。

謝贇把能做的都做了,至於效果如何,那就不是她能控制的了。她也不過是時代洪流中的一粒沙罷了。

這個世界的整體走向和她上輩子區別不大。

1973年4月3日,國務院批轉國務院科教組《關於高等學校1973年招生工作的意見》,提出要重視文化考查……

距離高考還有時間,謝贇又在報紙上發出了一篇倡議:讓我們一邊努力工作一邊努力學習,爭做更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這次,她把倡議和這份《招生工作意見》結合了起來。

【招生名額有限,能被推薦參加高考的畢竟是極少數,那我們其他人呢,難道就要放棄學習嗎?

不!

就算不能參加高考,不能去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