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破四舊先鋒(1 / 2)

高考停止以後,高等教育並未完全中斷。

全國各地累計辦了三萬多所“七二一工人大學”,已經停止招生的高校也舉辦了各類短期培訓班,為期一年或者兩年,學員都是地方推薦上來的。 可以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人才是剛需,不培養是萬萬不可能的。

1970年,運動早期的混亂漸漸平息,關於大學恢復招生的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1970年5月,兩所大學提交了《招生(試點)具體意見(修改稿)》和《招生(試點)請示報告》,聲稱經過三年多個革命,學校已經具備了招生條件,計劃於下半年開始招生。招生辦法實行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和學校複審相結合。

一個月以後,中央批轉了《請示報告》,開啟了工農兵大學生的新時代。

王慶麗,是柳樹屯第一個工農兵大學生,也是全國的第一批工農兵大學生之一。

所有人都為她感到高興,包括知青們。

知青們沒有意見,一是因為王慶麗的努力和優秀他們看在眼裡,二是因為,他們的個人價值在柳樹屯已經得到了實現,他們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認可,所以,他們並不是那麼想要離開,對於這個工農兵大學的名額也沒有什麼執念。

王慶麗本人高興壞了。

她心裡明白,工農兵大學生肯定不能和以前的大學生比。別的不說,以前人家上大學,最少上四年,有的上五六年,她這個大學只需要上兩年就行。

而且,以前的大學生,畢業以後有的留在京城,有的分到省城,他們卻是哪兒來的回哪兒去,也就是說,脫產學習兩年之後,她會回到曲水縣來。

但是,不管怎麼說,她知足!真的知足!

以前能高考上大學的時候,她也沒有這個機會呀,就算給她這個機會,她也不一定能考得上。她是真的託了新時代的福了。

王慶麗在大喇叭裡說:“我一定好好學習,回來建設家鄉,回報所有幫助過我的父老鄉親。我一定不會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和期望。請大家監督我。”

她走了以後,赤腳獸醫的工作由王慶紅接任,她給妹妹當了一年多的副手,基本知識都是掌握了的,實踐經驗也有一些。

謝贇以《一個生產隊社員的成長:從鐵姑娘到大學生》為題,專門寫了王慶麗的事蹟,有她自己的努力和奮鬥,有人民群眾團結一心建設國家的決心和鬥志,有國家給貧下中農提供的機會。從個人到集體,再到國家,各個層面都涉及到了。

她還特意又提到了王慶麗的原生家庭,和思想落後、拖後腿的父母徹底決裂,是她走向輝煌人生的開端。

希望所有被家庭捆綁、束縛、被親情左右的姑娘都能夠有勇氣打破桎梏,開啟新生活。

現在流行造反,要打破一切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反抗父權、反對男主外女主內的舊傳統、反對將一切家務勞動都推給婦女同志,都是破四舊的一部分。

一切不好的,都可以歸納到“四舊”裡面去。

和不開明的,甚至是封建落後的家長對抗,在這個特殊的時代,是進步的表現。如果有人因此而說你不孝,你就可以給他扣一頂壞分子的帽子。

王慶麗本人就是個“破四舊”積極分子,可能她以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只是在沒有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憑藉本能就長成了一名實踐先行者,這兩年和嶽錚、謝贇等人接觸的多,她的想法也越來越進步了,只是還沒有完全覺醒。

謝贇這篇文章,就相當於王慶麗同志的“龍場悟道”,她看完初稿之後猛拍大腿,驚覺自己做的那些事情竟然還能提煉出這樣重大的社會意義。她徹底覺醒了,決定以後為反封建、反剝削、反壓迫、提高婦女社會地位、改善婦女生活環境而努力。

謝贇跟她說:“你作為一個成功的標杆樹在那裡,就能為很多人指明方向。慶麗姐,你要一直努力、一直成功下去啊!”

王慶麗瘋狂點頭,她本來就是要努力要成功的,如果她的努力能喚醒更多人,那何樂而不為呢?她會更加努力的。

在她出發去京城之前,謝贇又交給她一份研究資料,拜託她親自跑一趟冶金工業部,把這份資料交過去。

“你就說,這是貧下中農耗時兩年的研究成果,之前已經寄了一份過來,擔心他們沒收到,所以再親自送一份。”

“這是你們那個專家團隊研究的?”

“嗯。只是專家們的功勞現在不方便說,就說是貧下中農研究的,如果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