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外界的支援越來越多,專家們的幹勁也越發高漲。
謝贇跟他們說:“你們再想想,還有誰閒著沒事能來咱們這兒幹活的?感覺人還是不夠用。”
鄭淑華想了想,又給謝贇喊來了幾個被退休人員。
這些人當年都是行業翹楚,有的人回來以後做成了一些事,有的人簡直一事無成,遭遇令人扼腕。
這些人,謝贇統統不認識,原書一點都沒提。這十年,發生了很多事情,有很多人遭遇坎坷,但是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會隨著時間被遺忘。
謝贇覺得鄭淑華這個老太太挺有意思的,她簡直就是臺人形資訊處理器。雖然坐了好幾年牢,完全與世隔絕了,但是出來以後,她立刻就把這幾年的資訊差補全了,恨不得整個學術圈子裡的每個人發生了什麼事,現在又是什麼狀態,她全都一清二楚。
這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她認識的,大部分人她根本不認識。但她就是知道。
謝贇偶爾空閒下來就喜歡湊到她跟前打聽事。
所以這次謝贇想搖人,老太太立刻就給她搖來幾個。
她不但是百事通,她還有號召力!
鄭淑華叫來的人裡,有一個是她的親弟弟鄭躍華,這位是半導體和積體電路方面的專家,遭遇比姐姐好一點,但也沒好到哪兒去,之前在西北掃廁所,現在也退休了,其實才五十多歲,不到退休年齡。
鄭躍華也跟他姐一樣,是個八卦王。別看剛回到京城沒多久,對於新形勢已經頗為了解了。
他跟謝贇說:“73年的時候,四機部派人出去考察,當時本來要引進一套積體電路生產線的,但是咱們錢不夠。人家要5000萬,咱只有一千多萬。當時去考察的專家回來以後多方奔走,也沒能促成這件事。咱們太窮了。”
鄭躍華說到這兒嘆息不已,“要是能引進,以咱們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快就能跟上了。現在就不知道要落後多少年。”
謝贇看了看他,說道:“我覺得落後不了太多,咱們也開始研究啊。我聽說,咱們國家的半導體,和國外也只有5—7年的差距,咱們努努力,能趕上吧?”
鄭躍華撇撇嘴:“你說的是五六十年代,咱們國家剛建立的時候,有一批人從國外回來,雖然沒法帶回裝置,但是帶回了知識。我們白手起家,自己造,和國外確實差距不大。平面工藝的突破距離快捷半導體諾伊斯只晚了5年,第一塊積體電路的研製也只比米國晚7年。現在呢?落後了肯定十年不止了。”
“所以我們才要迎頭趕上啊。趁著國家現在還重視,還願意出錢做研究,咱們趕緊做出點成果來。是不是就能讓國家更信任我們的研究和創新能力?”
謝贇突然想起來,在她的上輩子,那位著名的科學家說過,“60年代我們全力投入兩彈一星,我們得到很多。70年代我們沒有搞半導體,我們為此失去很多”。
我們在半導體領域、晶片領域的落後,就是從70年代開始的!差距就是在這個時候才真正拉大的!而且是越拉越大。因為有很長一段時間,咱們光從外面買,不注重研發了!
鄭躍華說:“說是重視,結果呢,還不是有很多人依然在下放沒回來?他們只能在掃廁所的時候抽空在腦子裡過一過理論,這能研究出什麼來?”
“您說的是您自己吧?”
“嘿!你這個孩子,你揭我傷疤,你過分了啊!”
鄭淑華說:“你現在就不要再想那些了,你都到我們這兒來了,我們這兒就是研究者的桃花源。不光你能來,別人也能來,是吧小謝?”
“是,沒錯。您想想,還有誰在掃廁所呢?您列個名單,我去要人,把人都要到我們這兒來。”
鄭躍華:“能行?”
潘長青說:“我都在這兒呢,你說行不行?在哪兒改造不是改造啊?這兒的貧下中農願意監督我們改造,主動幫其他的貧下中農兄弟分擔改造任務,沒什麼不行的。你快點列名單。”
鄭躍華嘴巴一張就禿嚕出一串,他不光記得人名,還知道這些人之前都研究過什麼,擅長什麼,現在在哪裡待著呢。
“我跟你說,他們都很厲害的。你把人要過來,我們組一個半導體研究團隊。我可以給你立軍令狀,我們肯定奮起直追,趕美超英指日可待。”
大家:“……”
潘長青說:“你搶了小謝的詞了,這些話以前都是小謝說的。”
鄭躍華:“……”
謝贇笑道:“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