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具,但隨著學生數量的增加和課程的深入,資源又開始緊張起來。
諾億再次召集教育工作者們商討對策。
“大家都看到了,教育資源短缺這個問題又冒頭了,像個打不死的怪獸。我們不能讓之前的努力白費,得想辦法再找資源。”諾億眉頭緊鎖,眼神中透著堅定,掃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張宏校長摸著下巴,緩緩說道:“我們可以再擴大搜尋範圍,不只是營地內的圖書館廢墟,周邊一些廢棄的建築說不定也有可用的書籍資料。另外,和其他營地的交流也不能斷,看看能不能用我們的特色物品換更多教育資源。”
林悅點頭贊同,“沒錯,我們可以組織一些探險小隊,專門去周邊搜尋。同時,和其他營地交流的時候,可以帶上學生們製作的優秀作品,展示我們教育改革的成果,這樣也許能換到更多更好的資源。”
趙剛則提議:“我們也可以嘗試利用營地現有的資源,開發一些新的教具製作方法。比如,用一些特殊的石頭來打磨成計數工具,或者用廢棄的布料製作地理模型的表面。”
於是,行動迅速展開。探險小隊出發了,他們帶著簡單的工具和滿滿的希望,踏入了營地周邊那未知的區域。那些廢棄的建築像是被時間遺忘的巨獸,陰森而寂靜。小隊成員們小心翼翼地搜尋著,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嘿,你們快來看!”一個隊員興奮地喊道,他從一堆廢墟中拖出一個沾滿灰塵的箱子,開啟一看,裡面是幾本儲存還算完好的科學雜誌和一些兒童故事書。“這可真是寶貝啊!”大家歡呼起來。
在與其他營地交流方面,諾億親自帶隊。他們帶著精美的手工製品、小雅的畫作複製品、還有小宇裝置的模型等。在一個較大的營地,諾億向對方首領介紹道:“這些都是我們營地孩子們的作品,我們希望能和你們交換一些教育資源,比如書籍、教學模具等。我們相信知識的交流能讓我們雙方都變得更強大。”對方首領被這些作品所吸引,最終同意了交換。
回到營地後,新的資源被合理分配。教材被分發給不同年級和課程的教師,教具也被放置在各個教室和工坊裡。孩子們看到新的資源,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隨著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新的挑戰和機遇也不斷湧現。
在農業課程上,學生們在實踐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灌溉方式。他們結合科學課上學到的知識,利用營地的地勢差和一些簡易的管道,設計出了一種自流灌溉系統。這種系統可以讓水資源更均勻地分佈在農田裡,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
“老師,你看!這種灌溉方式比我們之前的省力多了,而且農作物長得更好了。”一個學生興奮地向老師報告。
在能源領域,小宇並沒有滿足於已有的成果。他和其他對科學感興趣的同學一起,在太陽能驅動裝置的基礎上,又嘗試將風能利用起來。他們製作了簡易的風力發電機,與太陽能裝置結合,形成了一個互補的能源系統。當有風的時候,風力發電機轉動;陽光充足時,太陽能裝置工作,營地的能源供應變得更加穩定。
“我們的營地以後說不定可以有更多的電器裝置了呢!”小宇充滿憧憬地說。
在藝術領域,小雅和其他有藝術天賦的學生組織了一個藝術小隊。他們用廢棄的材料製作出各種裝飾品,用來美化營地。他們在營地的公共區域繪製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壁畫,有描繪營地生活的,有展現自然美景的,還有想象未來世界的。這些壁畫讓營地變得更加溫馨和有活力。
“哇,這裡變得好漂亮啊!每次看到這些壁畫,心情都變好了。”居民們紛紛稱讚。
在實踐技能方面,小剛和他的小夥伴們成立了一個手工製作工坊。他們不僅製作生活用品和維修零件,還開始嘗試製作一些簡單的娛樂用品,比如用木頭製作的玩具、用廢舊金屬打造的樂器等。這些娛樂用品豐富了營地居民的業餘生活。
“這個木頭玩具真好玩,感覺回到了小時候呢。”一位居民笑著說。
教育改革的成功也吸引了周邊一些小營地的關注。他們紛紛派使者前來參觀學習。諾億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並向他們詳細介紹了教育改革的過程和經驗。
“我們相信,只要重視教育,培養人才,每個營地都有希望在末日中重生。”諾億對使者們說道。
在一次營地大會上,諾億站在臺上,看著臺下充滿活力的孩子們和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居民們,心中感慨萬千。
“我們的教育改革之路雖然充滿艱辛,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