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了許久的火藥,絢麗多姿的燃放,釋放產生的光彩,絢麗且奪目,雖然短暫,但卻值得。
鞭炮不是隨時可以撿,也不是經常有得撿。
難得的材料,費時費力,只為那一眼剎那芳華。
火藥燃完,光華散盡,餘煙飄散,思緒枉然。
在嬉笑中聚集,又在不捨與失落中離開,火藥的光華帶給我們的快樂很短暫,但對幼小心靈的衝擊很大。腦海中殘留的畫面,經久不失,仿若珍寶。
田源和任韻濤他們一起去找尋新的鞭炮了,似乎想在今日再次見證煙花的升起。
“哥,你雜不去撿炮了呢?火藥衝花好好看哦。”妹妹問道。
“下午我要幫奶奶她們蒸凍糕,包粽子。”我說道。
好吧,咱只是打著幫忙的旗號,就是想嚐嚐粽子和凍糕而已,再說了,我確實搞不來這玩意兒。
“哇!要包粽子啊!”妹妹開心的笑著,毫不掩飾自己對粽子的喜愛。
粽子在我們心中和火藥一樣重要,都是一年見不到幾次的新鮮玩意兒,要想品嚐到粽子,可得遇到好時候!
只有在年底的時候,大家閒下來了,才會包粽子。
一來是粽子儲存時間短,平時也不怎麼吃。
二來是包粽子的原材料平常很難找,只有臨近過年,街上才買的到。
慢慢就形成了習慣,到年底,家家戶戶才開始準備包粽子。
當然,這是我們這邊的風俗,其他地方一般都是端午包粽子。
家裡已經洗好碗,收拾乾淨廚房,粽子的原材料也拿了出來。
下午時光,就很愜意了,時間上沒有上午那麼趕,天氣也不錯,爸爸他們繼續曬著太陽打著小麻將。
而廚房裡又是另外一番熱鬧景象。
四個人,圍著兩口鍋,正緊鑼密鼓的開始包粽子。
粽子總共四種原材料:糯米,紅豆,粽葉,粽絲。
配料:蔥花,花椒麵,清油。
粽葉和粽絲需要提前用水浸泡。
奶奶將浸泡了一晚的粽葉粽絲放入鍋裡,加水燒開煮制,粽葉和粽絲用水煮過後,質地更柔軟,韌性也更強。
煮制過後的粽葉,用帕子擦掉表面的汙垢和灰塵,正反兩面都要仔細擦拭,這可是要包裹吃的東西,不能馬虎。
粽葉刷洗完,鍋裡的水都被染成了灰黑色,可見奶奶是多麼有厲害,生活經驗幫了我們大忙!
紅豆倒入鍋中,燒水煮熟,撈起待用。
接下來,是媽媽的強項,調味!
鍋裡倒入幾斤清油,燒熱,祛除油腥味,舀起涼涼。
泡發的糯米瀝乾水份後,倒入鍋裡,依次倒入煮熟的紅豆和菜油,撒上一把現舂的花椒麵。
花椒麵的麻嘴程度完全掌握在爺爺手中,熱鍋倒入花椒粒,翻炒出香味,趁熱倒入沙矽子(碓窩),整套流程,所有的細節唯有爺爺能夠把控完美。
蔥末入鍋後,香味就很濃郁了。
將鍋裡的所有材料都攪拌均勻,就可以包粽子了。
當然,大戶人家還可以加點臘肉進去,帶肉的粽子可不得了,上檔次!
媽媽再一次給我示範如何包粽子,我不得不硬著頭皮將條條細節都記錄下來。
粽葉寬約十厘米,長度大概有一尺。
兩片粽葉並列一起,上面一片壓住下面那片葉子的一半。
從中間部位將疊在一起的葉子卷在一起,形成一個漏斗狀。
在漏斗狀的區域填滿調好的糯米,壓緊後,利用多餘的粽葉再把漏斗頂部蓋住,這時候就需要粽絲出馬了。
長長的粽絲反覆纏繞,確保漏斗狀的粽子固定形狀,不會散開,才算成功。
一個完美的粽子,重量在二兩左右,外形似圓錐體,碧綠清香。
由長長的粽絲懸掛住。
包好的粽子被放置在一旁,湊夠十個後,將十根粽絲的頭部拴在一起,形成“一提”。
待到所有粽子包完,媽媽她們幾人就可以稍微休息了。
爺爺將粽子全部放入鍋中,堆滿整整兩鍋,同時燒火。
粽子需要煮接近一個小時,粽葉裡面包裹的糯米非常費時間,如果第一遍沒煮熟,後期再拿出來吃的時候,再次蒸煮,都熟不了。
隨著陣陣粽葉的清香飄出,站在街沿邊玩耍的妹妹也跑了進來。
揭開鍋,爺爺將粽子一提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