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裝香腸,秋臘肉(1 / 2)

小說:九零後的腳步 作者:稀飯RT

“任濤,你去一趟外爺家裡,把他們的裝香腸的機器拿回來用一哈。”媽媽對我說道。

此刻,媽媽正在清理“小袋子”,所謂的小袋子就是豬的小腸,這個就是拿來裝香腸的腸衣。

小袋子清洗乾淨後,需要用竹片刮乾淨表面的髒東西。

手指粗細的小袋子,經過竹片那麼一刮,祛除表面的那層奇怪的東西后,只剩下薄薄的一層。

接到媽媽的命令後,我騎上腳踏車,到外公家拿裝香腸的機器。

半個小時左右,裝香腸的攪攪機便放到了媽媽的面前。

拿出之前專門留著的豬肉,祛除骨頭和豬皮後,切成拇指大小的小塊,倒入盆中。

咱家裝香腸多數是用豬脖子肉來製作,一方面是豬脖子肉不容易煮熟,拿來做回鍋肉不好吃,二來是燉煮又太肥膩,總之就是怎麼弄都不太好吃,索性拿來裝香腸,還能物盡其用。

裹滿各種調味料的豬脖子肉根本看不出它是豬的哪個部位,切成小塊有,口感上面也沒啥差別。

攪攪機先固定在桌子一角,它底座有個類似卡口的東西,可以固定。

中間部位是個搖柄,可以不停的攪動,透過攪動搖柄能夠將裡面的豬肉傳送到前面的出肉口。

機器總共兩個口子,頂部一個裝肉口,切好的肉就從這裡裝進去,攪動搖柄後,肉從出肉口出來,經過腸衣的包裹,形成香腸的最初形態。

媽媽固定好機器後,將腸衣全部套在出肉口,然後拴住腸衣的尾巴,防止肉漏出來。

準備好一切後,開始將盆裡的肉塊一點一點的丟入裝肉口,另一隻手不停的攪動搖柄,肉塊入了腸衣,順著桌子不停的往前竄動。

奶奶則站到桌子的另一頭,守著出來的香腸,用手將其理順,防止香腸跑偏。

裝上一段後,媽媽就停下來一小會兒,奶奶就趁此機會,用棉線拴住香腸中間部位,將香腸捆成二十多厘米長的小段。

一節一節的香腸被擺放到桌子上,閒下來的時候,奶奶拿上一根針,不停的往裝好的香腸上面戳。

“奶奶,為啥子要用針戳香腸啊?”我疑惑的問道。

“戳了後,香腸在煮的時候才不會爆,要是不戳的話,煮好的香腸要爆,到處都炸的是油。”奶奶解釋道。

原來如此!簡單的熱脹冷縮原理我還是知道的!受熱後,腸衣膨脹,達到極限後就會爆開,如果戳了小洞的話,膨脹的時候,空氣就從小孔排出來了,不會造成悲劇的發生。

一根小袋子要裝下好幾十斤的豬肉,咱家肯定是用不完這麼多的,每年基本就裝個二十到三十斤的香腸就算非常多的了。

香腸裝完後,奶奶找來塑膠繩子,將三五成節的香腸栓起來,方便掛曬。

香腸弄完,臘肉該進入日程了!

醃製了幾日的豬肉已經入味,盆底已經佈滿血水,說明肉已經到了該拿出來的時候了。

醃製後的豬肉,掛到外面風乾幾日,吹乾表面的水汽,才更利於儲存。

風乾後,收起來,準備秋臘肉!

門口的圍牆邊,是咱家秋臘肉的地方。

所謂秋,就很形象了。用煙來燻,我們這邊稱為秋。

這幾天,碰到鄰居就會問上一句:么奶,你們好久秋臘肉啊?二老爺,你們臘肉秋沒得啊?

一個秋字,生動形象的同時,也能拉進鄰里間的關係。

圍牆一角,爺爺用磚頭搭建了一個小棚子,兩排一米多高的紅磚作為基座,上面擺上一層鐵絲網,鐵絲網上面碼好吹乾的豬肉。

鐵絲網下面的空間,用來放置秋臘肉的物品。

秋臘肉的物品分為上中下三類。

上品最佳,秋出來的臘肉香醇可口,久吃不膩,就是材料獲得比較麻煩。

上品材料有兩種,一種是柏樹枝。用柏樹枝秋出來的臘肉自帶一股天然的柏樹香味,可惜我們這邊沒有種成片的柏樹,只有那邊墳山裡面有幾棵半人高的柏樹,估計秋2塊臘肉都不夠,更別說那是人家逝去的人,種在墳墓前面的了。

另外一種上品材料,當屬花生殼,核桃殼。

堅果類的果殼,自帶油脂的芬芳,燃燒後,能夠釋放出特殊的油脂芬芳,加持在臘肉上,增添一股特殊的味道。

但是花生殼核桃殼之類的,一次性得準備上幾口袋才夠秋臘肉,對於農村人來說,誰有錢一年吃上幾口袋的花生啊?

所以我們這邊多數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