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家裡的老母豬生了十二隻小豬仔。
每次生小豬仔,爺爺奶奶都會守著母豬。從生下第一隻小豬就開始忙碌。認真的守著每一隻小豬仔的出生。
反正在我印象中,每次接生都會從深夜開始,一直忙到凌晨!
我也很奇怪!為什麼咱家的老母豬,每次生小豬都是在晚上!
從我記事起,就從來沒有遇到過白天生小豬的時候。
爺爺奶奶每一次接生小豬仔都是在傍晚。
從第一隻小豬出生,到第12只小豬結束。
中間總共會經歷五六個小時。也就意味著爺爺奶奶一直要從開始守到最後!
雖然覺得他們會很辛苦。但是看著十二條鮮活的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
而且每一隻都是透過他們的雙手來到這個世界。
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
但事與願違,這種喜悅並不能持續很長時間。
就會因為種種原因而打破。
咱家老母豬脾氣不好。
生了小豬仔後,喜歡發脾氣。
早上剛生了小豬仔,身體不舒服,,不靈活,反應慢。
稍不注意就會踩住剛出生的小豬仔。
還有可能在睡覺的時候壓住小豬仔。
總之,剛生下來12只小豬仔,不到一週,可能就會死去三四隻。而現在才剛剛過去半個月。
豬圈裡面除了老母豬,就只剩下八隻小豬仔了。
看著老母豬那消瘦的身軀,沒有了往日的精神,爺爺奶奶心裡也不是個滋味。
但是同樣的,每次小豬仔的去世,爺爺奶奶都會傷心很長一段時間。
剩下的這八隻小豬仔,他們都是精心照料,精心呵護。
生怕再有什麼損失。
這可是接下來大半年的主要經濟來源啊!
隨著時間推移,小豬仔一天天長大。到了四五斤左右,正是肥嘟嘟的時候。
今天,爺爺請來了遠近聞名的獸醫。
他騎著一個腳踏車,後座上掛著一個很大的箱子。
上面印著一個很大的紅十字。
獸醫到了後,就停在了院壩裡面。
他找了個靠街沿的位置坐下。
和爺爺溝通一番後,爺爺找了你一個很大的竹筐。
將竹筐放在豬圈旁邊,把小豬崽一隻一隻的放進竹框。
然後二人合力將竹筐連著小豬仔抬到了院壩裡。
獸醫對著我爺爺說:“你準備一點開水和一個盆子,拿到這邊來。”
爺爺答應一聲後,轉身進廚房去拿傢伙去了。
沒多長時間,醫生要求的東西都到位了。
這時候,只見醫生迅速的抓住一隻小豬仔,從框裡面將小豬提了出來,按在地上。
拿起事先準備好的針筒,對準小豬仔的臀部,一針下去!
小豬仔立馬被扎的嗷嗷直叫。四肢瘋狂的蹬地。
此刻,醫生並沒有放下小豬仔。
他手裡拿著一把類似手術刀一樣的東西,將小豬翻了個面。
仔細檢視了一番他的性別。然後雙手提著她的兩個小腳。
將小豬仔倒立在地上,夾在雙腿之間。
迅速拿起棉籤。在即將要動刀的位置,仔細地塗抹了一下碘酒。
只見他拿起拿手術刀,對準塗了碘酒的位置,眼神專注,飛快的兩刀下去。
小豬仔屁股位置,露出了兩塊小小的肉坨。
醫生另一隻手捏住這兩塊肉坨,輕輕往上一提。
拿刀的手飛快的回割,將聯接處的經脈割斷。
然後再次拿起棉籤,塗抹在傷口位置。
伴隨著小豬仔的瘋狂吼叫,整個手術就算結束了。
米粒大小的傷口,並不會影響它的日常行動。
當然也不會給它縫上兩針,就是這麼粗曠。
剩下的七隻小豬仔。就和第一隻一樣。
先經歷一遍打針,在接著做一樣的手術。
只是稍微有些不一樣的是:有些小豬仔留下的是肉坨,而有些小豬仔留下的只是腸子。
腸子和肉坨具體怎麼分辨,有什麼區別,我也不清楚,但大致明白一些。
可能這就涉及到了公母的區別吧。
於是乎,八隻小豬仔怎麼來,怎麼回去。
從打針到割肉,整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