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發家之路 第四章 玄奘遺蹟(3 / 3)

小說:化工大唐 作者:殷揚

晚榮道聲請,打量大雁塔四周,只見不計其數的遊客、都人士女在塔下指指點點。議論不休,更有信徒衝塔叩首,估計是在拜三奘法師。

若不是自己機緣巧合,和他們一樣,只能在塔下觀瞻,哪有機會去塔裡細細瞻仰。應該是自己維護吳道子作品的報酬吧。

大雁塔共七層,用磚砌成,很是堅固,四方開門。每門都有僧人守護,不準遊人入內。還建有欄杆,供人憑眺。普濟和陳晚榮一番交鋒。更加摸不準陳晚榮地來歷了,不敢不把塔內最精華地部分給陳晚榮看了,這才決定走西門。

西門四個守門的執事僧人衝普濟合什行禮,普濟袍袖輕拂:“罷了!”徑直進塔。陳晚榮和陳再榮都是懂禮數之人,衝四僧微一欠身,這才進塔。

一進塔。陳晚榮為塔內富麗堂皇之氣所震驚,整個牆壁上全是壁畫,線條流暢優美,色彩鮮豔,人物活靈活現。壁畫陳晚榮在李清泉那裡見過,哪能和這裡相比。

這些壁畫都與佛教有關,參禪拜佛之類,多不勝數。

地面鋪以青石板,塗以紅漆。陳晚榮頓生驚豔之感。室內空曠,只擺著一些木魚、蒲團之類佛教用品。

普濟未作停留,直上二樓。樓梯盤旋而上,不一會兒就到了二樓。二樓與一樓相同地是仍有不少壁畫,不同的是牆邊擺放一排精緻的檀木桌,桌子上放著一些描金檀木盒,上面覆以上等絲綢。這絲綢非常名貴,出自巧匠之手,以陳晚榮地看法說是“寸絲寸金”一點也不過份,不知道盒裡裝的是什麼貴重物事,居然要用這等難得一見的絲綢來遮蓋。

走到一幅壁畫前,普濟站定,合什為禮。嘴裡喃喃有聲。不用想都知道他在誦經。入塔參觀雖是靠自己本事得到的,並不妨礙陳晚榮演戲。要是不配合一下豈不識趣,陳晚榮雙手合什,站在普濟身後,一副莊嚴聖潔之狀,任誰見了都會以他是個虔誠的佛教徒。

陳再榮演戲的本事比起陳晚榮一點不差,也如陳晚榮一般舉動。

普濟唸完經,回頭一瞧,見了二人地動作,很是滿意,微微一笑,解釋起來:“這出自本朝大家閻立本之手,畫的是一葦東渡,達摩祖師憑一枝蘆葦渡江,紫氣東來,實為我佛家盛事。”

一葦渡江的故事陳晚榮閉著眼睛都能說,當時啃武俠小說時佩服得五體投地,後來隨著知面的增長認定這是佛教徒瞎編的故事,和煉丹家編神仙故事忽悠人一個道理,就是為了讓人們接受佛教,認可佛教,然後撈取好處。

閻立本是初唐時的大畫家,尤工佛道人物,經他之手畫地佛道人物栩栩如生,讓人叫絕。這幅一葦東渡畫得實在是好,達摩一襲破舊的袈裟,腳踏蘆葦,頭頂佛光滑行於江水之中,神態肅穆莊嚴。

畫工實在是太妙了,陳晚榮儘管不信佛,也是不期然而生一股向佛之心,雙手合什,按照佛家禮節施一禮。

陳再榮自是不用說,行了一禮。

普濟雖是為了獻媚,也是讚賞陳晚榮的舉動,微微頷首,走到一個檀木盒前,揭起上面的絲綢,開啟蓋子:“這是三奘大師譯的《瑜珈師地論》。”

居然是玄奘大師的手跡,那可是國寶,要是出現在現代,必然引起轟動,陳晚榮也不由得激動起來:“大師,我可以看看麼?”

“施主要看,自無不可。只是這是佛門重寶,還請施主淨手。”普濟從桌子上取過一塊上等絲綢遞給陳晚榮。

這是價值連城的國寶,就是他不說陳晚榮也會萬分愛護。不要說愛護,若是國寶遇到危險,陳晚榮就是不惜性命也要護得其安全,這是一箇中華子民應盡的責任!陳晚榮把絲綢纏在手上,這才翻看手跡,映入眼廉的是“瑜珈師地論”五字,字跡剛勁有力,卻不乏柔和之感,讓人打從心裡看著舒服。

唐僧大名千古留傳,乍見他地手跡,陳晚榮只覺喉頭發乾,強抑著激動翻看起來。陳晚榮不學佛,也看不懂,瀏覽了幾頁心滿意足了:“謝大師!”

能見到唐僧真跡的人不要說在現代社會很少,就是在唐朝也不多,只有極少數人才能見到,陳晚榮這聲道謝說得很真誠。

大雁塔裡儲存的三奘法師真跡真不少,普濟打算這個媚獻到底,一卷一卷的介紹下來,最後才介紹三奘法師遺世之作《大般若經》譯本。

當三奘法師譯完《大般若經》後預知壽命將盡,不再譯《大寶積經》,因而《大般若經》非常重要。除非是重臣或者名士,不會有人看到三奘法師的《大般若經》真跡,普濟這媚真是獻到骨子裡去了。爬^書^網,本章節由"爬書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