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彈藥不足,五萬子彈死磕接近萬喪屍,胡剛不可敢固守。
進村的風險太大了!
胡剛看著熊熊燃燒的烈火,陷入了抉擇之中。
如果趁著大火沒有熄滅,趕緊撤出小鎮,往不遠處的農村地區撤退,放喪屍從他這個方向突圍。
這樣的話,能夠儲存獨立團的戰力,將犧牲和消耗都降到極低。
但是!
後果會很嚴重!
甘泉湖營地附近將不再安全,劉鎮長等人和儲存中心的人,再想外出搞東西,就要面臨一萬多隻喪屍的襲擾,再也無法出去搞糧食物資了!
甘泉湖不產糧食,僅靠湖產,是吃不飽的!
張戈不喜歡劉鎮長等人,更加反感守著糧食物資不合作的馬家村其他人,早已劃出道道,跟甘泉湖營地劃清界限!
糧食基地與甘泉湖營地,只有湖產換糧食的交易!
張戈是不會白白給他們送糧食的!
僅僅依靠湖產,換不了甘泉湖兩千多人的口糧,要是無法去田間地頭搞點野菜,去附近打打游擊,搜刮點東西,甘泉湖營地會過得很艱難。
現在問題來了,要不要放任上萬喪屍,去堵住甘泉湖營地呢?
簡單的思考,胡剛做出了決定。
“撤!
一營掩護,警衛連後撤一公里,與一營交替掩護,火力營先後撤兩公里,在王村構建防禦工事!”
一邊跑,胡剛一邊做出部署。
沒有時間猶豫了,胡剛已經做出打算,讓糧食基地提供糧食,供給甘泉湖營地!
如果張戈不同意,那就只能請出尚方寶劍,讓軍部出面了。
華夏國絕不允許有私人恩怨,個人情感去決定兩千人的生死!
哪怕他們膽小如鼠,自私自利。
只要沒觸犯法律的華夏人,就應該得到軍方的庇護,與道德無關。
胡剛終究是與王梅一樣的純粹的軍人,心中是有保護老百姓使命的人。
在權衡利弊的情況下,他們經常不會太過在意,同屬軍方陣營,張戈的得失。
正是由於這樣的使命和責任,華夏國的災難爆發,軍人始終衝在第一線,難民總能很快得到救援。
不過,這對於張戈就不是很友好了,但那不是胡剛該考慮的問題。
既然已經有了決斷,胡剛徹底不去想後果,開始了應對操作。
首先分出幾波槍法好的三人小隊,僅僅攜帶自動步槍和彈夾,捨棄一切負重,躲入田間地頭,在喪屍大軍附近打游擊。
打完子彈之後,從村落之間的田埂,迅速迂迴,與大部隊會合。
這種騷擾對喪屍大軍不疼不癢,短時間內毫無效果。
然而,跟在胡剛身邊的劉松濤眼神一亮。
這就是最簡單的麻雀戰!
只不過針對沒有恐懼情緒的喪屍,效果不大,沒有對人類軍隊使用的效果好。
如果僵持的時間比較長,比如十天半個月,多支小股兵力騷擾,每天殺個百八十隻喪屍,倒是可以讓喪屍大軍遭受重創!
當那隻指揮型喪屍明白過來的時候,恐怕已經損失慘重了。
可惜,沒那麼長時間。
很快,劉松濤又看到了胡剛的一些小操作,內心是頻頻點頭,暗贊不已。
比如,反衝鋒!
撤退了一半,喪屍陣型出現了脫節。
胡剛會突然集中強勢火力,一波打回去!
反衝鋒時機選擇恰到好處,兩波打下來,滅了大部分跑得快的靈活型喪屍。
這就相當於對方陣營中的騎兵部隊,已經被打掉了,只剩下一群慢悠悠的重甲步兵。
這樣一來,極大的緩解了撤退難度。
又例如疑兵,每次路過一個村子的村口,胡剛總會讓人佈置大部分人進村的假象,把衣服布片丟一丟,留下一大堆菸頭,將不必要的彈藥箱,丟進村裡……
每一次喪屍都會分兵追擊,一次次的被削弱主力。
當時主力明顯減少的時候,胡剛又會使出集中突破的戰術,一營負責掩護,火力營對準高階力量型喪屍,挨個點名!
胡剛的各種小戰術,讓劉松濤眼花繚亂。
最經典的戰術還是三朵金花戰術,胡剛刻意的給劉洪柱和許傑兩位營長解釋。
這是當年在鴨綠江對面,前輩們跟漂亮國打仗打懵大兵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