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沒有騰出手來。
再加上他也不想趁著這個時候拿下黃河以北。
原因很簡單。
如果拿下黃河以北以後草原人必然知道自己接下來要面臨極大的危險。
到時候如果他們不管不顧發大軍來攻的話,就會破壞趙興安的全盤計劃。
在這種情況之下,趙興安不斷開口朝江南地區伸手索要糧食。
同時在後方與民休養,廣開良田獎勵生育和農耕。
與此同時,派出使者聯絡西域地區恢復商道。
藉著通商的機會,逐步的滲透草原各部。
趙興安直接擺明自己的態度。
想要一起過好日子沒問題,如果想要以強凌弱那收拾你沒商量。
畢竟有野心的人相對都是少數,大部分人則是想要過安逸的日子。
這些草原部落得了好處之後不少人便成為了趙興安的眼線。
源源不斷的從幷州獲取貨品,然後轉賣到西域地區獲取大量的錢財。
趙興安任由他們做二手貿易。
只要穩定住了草原人,他就有機會在後方搞發展。
反正眼下天下之中他的實力最強,根本就不著急。
三年之後。
在趙興安的統治區域之內,百姓富足安樂,糧草堆積如山。
而此時原本富庶的江南地區已經是一片狼藉。
眾多百姓不堪壓榨,接連起義。
而這時候秦婉兒則是帶著燒香教的一群人前來投奔。
他們也是走投無路。
這兩年趙興安原本是想要招降他們,但是被秦婉兒給拒絕了。
他們覺得依靠自己的實力也能夠在黃河以北鬧出一些事情來。
結果沒想到沒有了趙興安的支援,他們什麼都不是。
原本佔據了幾個縣城,結果遼王重重包圍。
如果不是見機的早,他們這些人都跑不回來。
至於其他那些地方,豪強這時候聽到招攬,那是沒有什麼二話。
見到時機已到趙興安,直接在黃河以北全面開戰。
遼王抵擋不住在北平自焚而亡。
趙興安全面接受黃河以北同時,同時傳領遼東各部。
要麼投降,要麼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