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匠作司(1 / 2)

三個月之間遼東各部大部分投降,少部分則是離開本部,逃往草原之上。

趙興安以討伐這些不成部落為理由出兵草原。

順者昌,逆者亡!

他要趁著這個功夫將草原上的勢力給重新整合一遍。

一場大戰,打了一年有三個月。

將多年積攢的糧草基本上全部消耗,才終於結束。

從遼東一直打到天山附近,讓草原各部俯首稱臣。

當此之時,趙興安見時機已到。便帶領手下一陣文武前往洛陽。

擁立新帝,重建都城。

有前朝遺臣,獻出皇帝的罪己詔。

新皇帝看過之後,覺得愧對天下百姓,隨後將皇位禪讓給趙興安。

幾番推辭之後。

趙興安便在洛陽登基**。

隨後便對巴蜀荊州和江南地區頒佈詔令,令他們在期限之日內投降,否則大兵頃刻即至。

訊息傳出之後,這三個地方的百姓大量逃亡。

只要不傻就能夠看得出來,如今的形勢都在趙興安這邊。

這三個皇子內鬥倒是有幾分本事打仗,那是不堪入目。

這麼多年下來,當地百姓遠的吃夠了苦頭。

更是聽說在趙興安的治下。

吏治清明,連他手下的人馬對百姓都是秋毫無犯。

誰有好日子不過,去過苦日子,那純粹是腦子有病!

稅沒了百姓也就沒有了兵員稅收。

荊州和江南兩位皇子迫於壓力納首稱臣。

而巴蜀地區因為地形所致,想要觀望一下形勢。

只是民心已經徹底沒了,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

大軍一到望風而降。

不到三月,一眾叛臣被押解京城。

至此,天下盡在趙興安的掌控之中。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查天下魚鱗圖冊。

並且在各級官府設立戶部專屬衙門。

三年一次進行清查。

趙興安心裡很清楚,想要控制住土地兼併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這是古代,不像後來資訊那麼發達,有什麼訊息能夠及時反饋。

至少要把規矩立得嚴一點。

這樣一來將來,就算是後來者很是不堪,這帝國崩塌了也會慢一點。

接下來他要做的一件事便是經營草原。

之所以草原人會是中原的畢生之敵。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草原和中原地區生活方式的重大差異。

想要改變這一點最好的法子就是,逐步縮小草原的活動範圍。

並且透過通商的方式來讓既得利益者獲取更多的好處,減少他們的牴觸情緒。

然後一步步的開始,移民戍邊充實地方。

這可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因為這裡面還牽涉到民族融合的問題。

趙興安並不覺得自己能夠解決,但是他至少要找出一條路子來。

雖然說生活方式不同,但是可以修建城池,吸引更多的商人前來貿易。

剛來的中原人越來越多,會極大稀釋草原人的比例。

這樣一來的話就會凝聚出來,相對比較貼閤中原地區的文化傳統。

另外便是儘可能的發展近代的工業。

因為有別於古代的手工傳統做法,大量的工業製品能夠滿足普通人的生活需求。

更重要的就是,在古代土地和糧食就跟人緊密的控制綁在一起。

但是工業一旦展開的話,就需要大量的人口。

這樣就能夠從某種程度上削弱這種尖銳的矛盾。

只是想要這麼做的話,光憑他一個人是做不到的。

因此趙興安在科舉之外,在工匠之中也進行科舉。

這麼做,雖然說有可能會創造出來一個既得利益階級。

不過也能夠極大地促進發展,至於將來那就交給後來人吧。

趙興安覺得自己做的沒有錯,至少現在是這樣。

以後那就不知道了。

隨後趙興安改年號為新興,大力鼓勵商業貿易。

用賺到的錢才開始興修水利,開墾農田。

與此同時,設立匠作司衙門,不再隸屬於工部。

所選官員皆是出自於工匠需要進行科舉。

不過所考的內容則是注重於實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