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誰之過?
李建松是我文學啟蒙之師,這一點,我終生不忘,但他剛直不阿的品性讓我佩服五體投地,但在孩子安排上,是一踏糊塗。
長女李淑華是那樣溫惋可人,卻因一場不該邂逅的酒,釀成人生悲劇,許多年前,我還是孩子時候,就偷窺見我這位堂姐的美,象畫子上的美人,沒人任何粉飾,也不用雪花膏塗抹,就是一朵春開浪漫的桃花,香且迷人,走過她的身旁,你會流連忘返,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秋掛樹梢時,生產隊分秫瓤子,她挎個大挎籃子,裝了滿滿一直塞到籃把的秫瓤子,她挎起來一搖三晃有些吃力,在經過井沿汪邊,由於前幾天剛下小雨,路面雖沒水,但水漬還在,她一腳刺滑,連人帶籃頭都滾進汪裡,我看見我驚呼我往家裡跑,去找我大爺李建松。
我們一行人跑到那兒,李淑華居然象魚,彩色的那種,在一泓死水中打轉轉,人驚人呼,人越聚越多,我被淹沒,齊聲吵吵,男人一個個象青蛙,自告奮勇跳入水中,我緊張得不行不行,搓在人堆中,露不了臉,卻衝我小姐做鬼臉,我小姐是李銀俠,年長我七天,有些軸,我不是很喜歡她,她對我倒是熱撲撲的,李子道、李子軒兄弟不在家,很快,一群男人抬著李淑華上了岸,大家七嘴八舌在議論,李淑華當回落湯雞,哭得七葷八素,李建松揹著個手,沒有安慰,卻不斷指責,“這孩子沒什麼用,長大也是個沒出息的,幸巧沒讓她上學,甩子一個!”
人七零八落散了,我倒是蹲在地上,看著李淑華可憐,要拉她起來,她卻不動,甩一下頭,甩了我一臉水。
“罷了,都走!讓她嚎一會兒!”
李淑華小聲唏噓,我們就走得無牽無掛。那時間,已經有了李子燕,還沒有李素娟,李子蓮跟在我媽身後,像個小尾巴。
李子道聽故事喜歡睡,頭歪著,鼾聲如雷,在豆瓣燈影裡,滴著長條涎水,“你去睡吧!困成磕頭蟲!”李建松會伸出腳,踹他一下。
“嗯哼!別動,我沒困,你繼續講,我聽著!”不到一袋煙的功夫又睡著了。
“妥屍忘谷涼(方言,睡覺。帶有嘲笑咒罵之意!)吧!硬撐著,受這份罪!吵死啦!”李子軒那時和我一樣精神抖擻,曲折生動的故事,讓我們聽得津津有味,夜越深,聽得越帶勁,七八個小腦袋,湊一起,窩在破舊棉絮一堆草裡,雞不叫頭遍,決不散場,我是每天最後一個走的人,碰到天冷或雨雪天,我就縮在麥瓤草裡,象狗一樣,帶著沒有聽完無盡的遺憾,想像著後面故事情節,有些和我想的一樣,聽後很失落,有些和我想的不一樣,再聽仍然津津有味,一覺槓到天亮,不動不尿。
外宿這件事,讓我母親不能容忍,且經常揪住我耳朵往家裡拎,大約積習難改,後來我母親索性聽之任之,李子軒是喜歡惡作劇的,經常拿我開涮,“二大呢(他稱呼我母親,李建松比我父親小許多歲,且結婚早。),你找李子北呢,他在這!”他經常這樣,有時話音一落,我母親就站在那裡,但更多時候,他扯尕屁謊,我被他嚇唬得一愣一愣的,我對於聽故事,有幾分執著,別人聽不聽都無所謂,如果我欠缺一晚,會如豬拱貓舔,心就酥癢難搔,李如珍是長著智慧的,有些落下的情節,她會一五一十向我轉述,自從小普夭折之後,我感到我們的心經常會往一起靠一靠,一點溫暖,曾經照亮過我的心,讓我思念到如今,她的領悟能力優於別人,她年長李子坤,李子坤卻聽得虎頭蛇尾,我一問還三不知,聽過就忘,因為他每天都走過忘川,別人提及細節,他會“對!對對!”插話,李子丹偶爾加入我們陣營,他有書看,我大兮李建輝是教書匠,人脈四通八達,擁有各種渠道,那些有封面和沒封面書頁泛黃的書,總能看到:《創業史》、《小二黑結婚》、《林海雪原》、《紅日》……,加之我大姐李愛華從上大學的地方也會帶書來家,《半夜雞叫》、《苦菜花》、《野火春秋鬥古城》……這些書,我看過一鱗半爪,那些夜,我是無眠的,李建木如果在家,就會把燈收走,點燈的油要0.16元\/斤,熬不起,我痛恨他,不下於地主黃世仁,我曾經幻想去廟裡讀書,可惜離我家最近的廟也有幾里地,更何況那裡有了緣師太,也就馬鳳蓮,李精樹愛了她一輩子,卻沒有一天屬於他,兄弟倆因為這事,老死不相往來,這包括李精樹去世,李精妙都沒有到場,聽著喇叭嗩吶哀樂此起彼伏,痴痴坐在那裡傷心抹淚,雙唇哆嗦,突然驚爆一聲,“四弟啊!你在那邊是否安好?”就是失聲痛哭,他倒是沒有反對三個兒子倆女兒去幫忙去行禮,李精樹出殯時,小廟裡傳出過噼哩叭啦的鞭炮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