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好了,此時幾個禮部兵部的官兒正在上面忙忙碌碌,佈置著祭天的各種講究。康律在一邊跟著他們忙活,不時吩咐親兵去拿一些所需的東西。
張燕昌這個主角卻是不在,他此時正駐馬在一座石碑前面,靜靜的看著。
石碑的斷茬介面並不陳舊,顯然歷史並不久遠。
上面刻了一首詞,連子寧的詞。
“一生一世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槳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在右下角,刻著幾個名字,言道,他們幾個是這附近的秀才,大名士連子寧在此賦詞,誠乃千古絕唱,國朝無二,他們也是與有榮焉,於是在此立碑紀念。
只是幾個無名舉人秀才而已,甚至連詞的作者連子寧也不會知道他們,但是進出正陽門的商賈百姓,但凡是識得幾個字的,總要在碑前駐足片刻,細細品一下這首詞的悠遠。品得出品不出的另說,反正得搖頭晃腦一番,免得被人瞧不起。
石碑外面罩了一個小小亭子,這會兒那亭子的座位上還放著些雞骨頭狗骨頭,也不知道是不是剛有幾個酸秀才在此開了個詩會。
張燕昌默默讀了一遍,嘆口氣:“這小子,了不得啊!”
他已經不是第一次讀這首詞了,甚至主管科考的大明禮部已經把連子寧的三首詞刊印成本,發行天下,並且列為科考的引援材料之一。這對於文人來說,乃是無上的榮光。
雖已不是第一次,但是每每讀來,還是忍不住有些悸動,讓張燕昌有些可惜的是,能寫出這等好詞來的連子寧,自從那一曲沁園春之後,卻是再也沒寫過一曲詞。
有人說他是江郎才盡,有人說的他是當官兒當得痰迷心竅,但是無論如何,現在也沒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