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尚可,若生出意外事端,那芑豈不是漲了敵方的氣勢,雖然自己並沒打算讓其繼位,但對外宣稱太子出事,對自己的國之安穩也是極為不利的,看來這次還真不能按照原先的意圖進行施展了。
而此時的諸國衛臉上未有任何表情,但心中早已波濤翻滾,久久不能平靜。不是說李玉幫自己擺脫了困境,而是對李玉顯然沒有足夠的認識,感到羞愧。聽到剛才李玉的一番話和作為之後,感覺到了自己的這個女婿,從最開始的撒潑耍橫,到後來的合理分析,最後假設事件發生造成的嚴重後果,驚駭不已,這些話哪裡是出自一個年僅二八弱冠年華少年之口。
剛開始之前,諸國衛能從丞相和太尉的眼中看出對太子這個無知小兒的不屑,而後由於李玉的怒罵到極為的生氣失態,最後到對李玉合理的推斷和深入事件後果分析的無言語對,諸國衛真的有些迷茫了,這還是人嗎?這還是人之傳言的痴傻太子嗎?這分明就是治國方略的不世之才,這太子今後前途無量啊,怪不得那坤陽老祖說的,此生要想安身立業走個半死不活的棋局,也只有眼前之人能夠做到,現在看來,還真是如此啊。
整個朝堂的三公九卿這下可是真正的認識了這個皇太子李玉的厲害,明明感到這是太子殿下的詭辯,但每一處都好無瑕疵可尋,而面對如此嚴謹的言語,季丞相和芑太尉,也是啞口無言,一陣無語,心中縱有萬千答辯的理由,可剛到嘴邊,一句也說不出來了,能說什麼?
說你皇太子李玉貪生怕死,人家有大婚做掩飾,出戰若有差池是整個大燊朝的羞愧,說李玉不願督軍,可剛上殿之時,就連陛下都說了人傢什麼都不會,才準備剛剛學習五藝之術,哪裡談得上督軍監察之職?再反過來,自己一個做臣子的哪有什麼理由去反駁堂堂的皇家太子,雖然是個一無是處,毫無權力的落魄太子,但人家畢竟身份在那擺著呢,臣子和皇子就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如何辯之?
正當所有人都被李玉的一番言語說的啞口無言之時,皇帝李贄突然開口說道:“皇兒所說也不無道理,值此太子大婚即將來臨之際,還是安身穩妥為好,依朕之見,我看出兵之事就有云鷹將軍出征,至於督軍監察嗎,丞相不但要統領群臣,肩負日常繁重國事之重任,還身兼太子督學之要事,就勉為其難不要監軍了,至於督軍暫定御史大夫丙愛卿隨行,我看此事就這般定了吧。”
媽的,老虎不發威,你當老子是病貓啊,跟本太子搞辯論賽,你當老子前世的墨水是白吃的、書是白唸的、辯論賽白參加的,前世已參加多次軍區戰術辯論分析大賽,有著極為豐富的短時間就能抓住論點、合理論據、邏輯論證的豐富經驗,並且多次得獎的李玉,可謂是辯論賽場上的老油條了,能從眾多的科班出身高知識分子中,殺出一條血路,也不是僅靠運氣就能做到的,看著即將木已成舟的定局,都被李玉的伶牙俐齒的詭辯翻盤,的確靠的不是一時的幸運,此刻的李玉也是得意非凡,心想,叫你丫給我講三則,講其三,要不是老子害怕皇帝老兒太過受刺激,本殿下還能給你鼓搗出個其四、其五和其六來,跟我鬥,弄不殘你。
皇帝李贄一番言語決定之後,隨口對著殿中的群臣說道:“雲鷹將軍何在?”
“微臣在。”一個身著將服,長相頗為年輕的人站了出來,抱拳俯身應道。看其面目十分英朗,眸閃精光,鼻尖略微鷹鉤,眉宇間有那麼一絲陰煞之氣,但從氣勢上來看,此人武學修為已達八品巔峰,與那宗師之階也相差不遠,要是混跡江湖,估計這人也是一方梟雄。
“朕就將平叛亂賊之事交與雲將軍去鎮壓如何?”皇帝李贄面露微笑的說道。
“微臣謹遵聖命,定將那叛賊姚啟星首級帶給陛下,餘下叛賊盡誅之,還望陛下安心,待我凱旋而歸,以報皇恩。”這雲鷹,整個面目毫無表情變化,一臉的肅殺之色,據說此人不但是皇帝最為寵愛的雲貴妃之弟,更厲害的是此人統領紅旗軍之前,那雲貴妃還不曾是什麼貴妃,只是一普通的嬪妃而已,可見此人也不是靠什麼裙帶關係上來的。若說此人這麼年輕就已成為大燊朝三軍將帥的之一,端的是厲害非常,因為這,還有人說是雲貴妃之所以被皇帝封為貴妃之尊,受到萬般寵愛,還是沾了他這個弟弟的光呢。
第三卷 嶄露頭角宮廷鬥 第十章 朝堂上的角力(六)
“至於餘下排兵佈陣,發兵數量,糧草後繼等詳細事端,還請與丙御史相商,記得這次雲將帥出征,定要揚我大燊朝之國威,誅殺首惡,否則雲將軍可就大失我朝之顏面了。”說出此話,也是皇帝李贄對雲鷹的必勝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