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火如荼,而兩個月後就將召開日美貿易經濟聯合委員會會議。在田中之前,後來均出任日本首相的“大平正芳”和“宮澤喜一”先後出任通產相,他們倆為對美紡織品出口問題傷透了腦筋,但最後均未解決好這一複雜難題。日本輿論界乾脆把通產大臣稱為“紡織品大臣”。

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日美貿易爭端日益激烈。

田中角榮上任後,堅決貫徹自己的意圖,認為日本在紡織品方面作出讓步不可避免,應以此為談判籌碼說服美國“同意返還衝繩”,並放鬆對日本其他產品的進口限制。他拿出了大平正芳和宮澤喜一所沒有的果敢手腕,僅用三個月就徹底解決了日美紡織品出口爭端問題。雖然日本國內的紡織業者多有不滿,但事後來看田中的策略有助於日本經濟的轉型升級——在附加值低的紡織品出口上貌似輸了一著,卻最佳化了其他行業的對美出口環境,緩和了日美貿易矛盾,對日本經濟的衝擊並沒有預想的大。田中角榮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判斷力和決斷力,為自己加了一分。

總的來看,無論我們如何評價田中角榮本人的階級立場,他在擔任大藏大臣、自民黨幹事長和通產大臣期間,所展現出的個人魅力和政治能力,都是可圈可點的。加上田中角榮善用“金權政治”,其派閥首領勢力不斷擴張,以至於到1972年佐藤派正式分裂為田中派和福田派時,前者擁有議員82人,後者僅22人,黨內其他派閥大平正芳、中曾根康弘等人均傾向於支援田中。基於自己對自民黨黨內政治的理解,田中角榮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四分之一理論”,既只要掌握自民黨政治力量的1/4,就大致可以在自民黨內擁有決定性的話語權。果不其然,在後來舉行的黨內大選中,田中角榮儘管沒有獲得原派閥領袖佐藤榮作的支援,依然以絕對優勢順利當選。

第9節,三、得罪美國,媒體發難,田中下臺

三、得罪美國,媒體發難,田中下臺

即將出任首相之前,田中角榮出版了《日本列島改造論》,針對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工業汙染嚴重、城市交通擁堵、城鄉差距不斷拉大等問題提出,“必須堅決糾正(人口、資源)過分向城市集中的趨勢,把民族的有生力量和雄厚的經濟實力,引向整個日本列島”,從而改變工業生產和人口布局,最大限度地消滅城鄉、區域差別,“在整個日本,建立一個使家庭歡聚一堂,老人安度晚年、青年充滿希望的理想社會”。其核心就是要加大國家對農村地區的投入,限制超大型城市的發展。

然而,田中角榮的好運氣彷彿在他“登頂”日本政壇後就結束了。1973年,世界石油危機給日本經濟帶來巨大沖擊,國內通貨膨脹形勢嚴峻,城市地價迅速上漲,田中角榮不但沒有能夠解決城鄉差距過大的問題,城市環境惡化、居民住宅價格高企等民生問題反而更加嚴重。相比較與擔任大臣期間的輝煌,田中角榮執政兩年四個月的時間裡面雖然也可以算是勤政,但是並無太突出政績。反倒是在尼克松訪華後,田中為避免日本在東亞被邊緣化而加速推進中日建交,最終成為他擔任首相期間屈指可數的政績。

更要命的是,田中角榮還得罪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後,日本國內要求擺脫對美依賴,與美國“平等”的聲音抬頭。為解決石油危機帶來的挑戰,田中角榮推行獨立的中東政策,與作為石油輸出國的阿拉伯國家往來頻繁。此舉直接得罪了以色列,進而引發以色列全球最重要的盟友——美國的擔心,背後也觸犯了實行石油儲備政策的美國石油商的利益。他們對尼克松政府施加影響,國務卿基辛格訪問日本時,明確要求田中放棄“資源外交政策”,沒想到田中卻反駁說,如果那樣美國能夠給日本足夠的石油嗎?!基辛格一時啞火,無言以對。不久,美國對田中角榮不滿的傳言充斥日本政界。反田中的政治勢力不斷聚集力量,執政僅兩年的田中角榮面臨從政以來的最大危機。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來自媒體。1974年10月9日,記者立花隆在《文藝春秋》雜誌第11期刊發了題為《田中角榮研究——他的財源與人脈》的深度調查文章,揭露了田中所謂“利益交換型”政治本質就是“金權政治”這一事實,這是一篇非常嚴謹的深度調查文章。而同期刊登的另一篇文章《寂寞的越山會女王——另一種田中角榮論》則是一篇充滿了猜測、假設和推斷的花邊新聞。該文稱,田中角榮與女秘書佐藤昭子關係曖昧,後者不僅是田中角榮的情人,而且還是他的“小金庫管家”。這“一正一邪”的兩篇報道,最終成為田中角榮從雲端墜落的導火索。

第1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