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民軍解決掉。這個時候,當袁世凱向各國公使,尤其是朱爾典透露出想要和談的心思後,早就想結束中國內戰的朱爾典立馬就讓漢口英租界的外交官員前去接觸武昌軍政府方面。
英國的幾個外交人員到達武昌後,武昌軍政府的人早已經是人心惶惶,就怕北洋軍攻進城來。而在此之前黎元洪也和段祺瑞有過數次秘密接觸。如此一來雙方一拍即合,準備簽訂停戰協定。
可是那會黎元洪已經逃出武昌城了,不得已之下武昌城內的蔣翊武、吳兆麟等人自己私刻了都督印章,當天就和段祺瑞的代筆簽訂了臨時停戰協定。
就這樣,十二月一號那天,打了將近兩個月的湖北戰事正是宣佈進入停戰階段。巧的是,也就是這天,徐紹禎統帥的南方聯軍攻入南京城內。
南京城內,張勳得知湖北黎元洪和段祺瑞簽訂了臨時停戰協定後,氣的直罵娘。和南方黨人簽訂臨時停戰協定他是沒什麼意見的,雖然他終於朝廷但是也看出來南方局勢已經敗壞,繼續打下去就是兩敗俱傷。可他恨的是,段祺瑞那傢伙簽訂的臨時停戰協定裡頭只限於湖北啊,沒有把他南京包括在內。
這讓他差點氣的吐血之餘,南方聯軍又兵臨南京城外,而且已經有小股南方聯軍攻入了南京城內,眼看著大局潰敗就在跟前,他也顧不上對朝廷的忠誠了,開始按照袁世凱當初給他的密令,收攏部隊連夜突圍,往徐州方向去了。由於南方聯軍兵力不多,沒有在南京形成包圍之勢所以對張勳的突圍也只能乾瞪眼,讓張勳一路絕塵而去。
次日上午,徐紹禎在南京釋出南京光復通電!
這份通電一出,舉國譁然!其影響力不亞於當初的武昌起義之通電。如果說最初的武昌起義是個火星,福州起義往裡頭加了一把油,各省起義添了柴火的話,那麼南方聯軍攻下南京就是代表著轟轟烈烈的幸亥革命已經燃起了熊熊烈火。
前文已經說過,南京的重要性不在於他的軍事地位,而在於他的政治意義,六朝國都,南方最重要的政治城市落入南方革命黨之手,也就意味著南方已經徹底落入革命黨,由此可以在表面上看成是形成了南北對持局面。
當天包括陳敬雲在內的南方各省都督向南京方面發去了賀電,遠在國外的孫文聽到這個訊息後,也顧不上‘籌款’了,立即表示要回國領導革命。
北京的載灃聽到這個訊息後,眼前一黑差點沒暈倒,再看看哭哭滴滴並抱著溥儀的隆裕太后,載灃腦海中一片空白,他沒說話,腳步踉蹌地獨自出宮。溥倫等其他一干滿清權貴也都是愁眉苦臉,偌大一個養心殿裡頭除了隆裕的低泣聲外就再沒有其他聲音。
和宮裡的愁眉苦臉不一樣,袁府內袁世凱和北洋的一群干將重臣齊聚一堂,原本他們聚在這裡是為了討論湖北那邊的停戰協定,準備規劃下一步戰略以及後續的和談事宜,就在他們商談之際就是收到了南京光復的電文。
看到這份電文後,袁世凱沒有失落反而是心中鬆了一口氣,這總算是把局勢回到了預料掌控之中。
南京的失守本來就是袁世凱的有意而為,為的就是給清廷尤其是宮裡一份恐慌和壓力,這樣的話將來要退位什麼的也能順利些,總不能讓他真的學曹操,用大軍把人家孤兒寡母的從宮中趕出去,如果真這樣做了這謀朝擅位的罵名就得背上千年,日後人家罵叛徒的時候除了帶上曹操這個名字外,還得帶上他袁慰亭的名字。
如果是讓南邊那些人逼得宮裡主動退位的話,那性質就不一樣了。
剛回北京不久的馮國璋雖然對袁世凱前幾天把自己調回來的舉動極為不滿,但是他畢竟是北洋的一份子,除了考慮到朝廷外還得考慮北洋的整體利益,這也就是當初為什麼袁世凱調他回京時他會乖乖回來的原因,既然南北和談已成定局,他也就放棄了先前的想法。
“南京丟了,南方黨人聲勢大漲難保他們不會沿著津浦線北上,現在徐州那邊只有一個標是不是兵力薄弱了些!”馮國璋到底是北洋的高層,除了袁世凱外也就沒人能比他說話更有底氣了。
“現在山東那邊差不多也穩下來了,是不是把第五鎮調往徐州。”第三鎮的曹錕是袁世凱的心腹愛將,說話也是有底氣的。
袁世凱點點頭:“徐州不能丟,但是山東也不能亂!張勳的江防軍已經從南京突圍而出,主力未損,我已命他往徐州方向去。不過為了穩妥起見,這津浦線和京漢線還得重新調整。”
袁世凱是從朝鮮戰場和日本人打過的,後來又一手建立北洋軍,這除了他個人的威望魄力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