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式75毫米野戰的擁有量比1915年式75毫米山炮更多,這要全部換裝並不是那麼輕易的事情,再者陸軍一直都想要在師屬支援火力上普及105毫米這個口徑,所以也就對新式75毫米野戰榴彈炮的換裝不怎麼上心,是想要裝備威力更大的105毫米野戰榴彈炮,至於說原來的1925年式野戰榴彈炮射程不夠的問題,陸軍是想著透過研發新式較長身管的105毫米榴彈炮火炮來解決這個問題,作為射程提高後所帶來的重量問題已經不算太過嚴重,陸軍現在已經穩步實行炮兵摩托化的戰略,除了山地作戰部隊外,其他的普通步兵師以及摩步師以及裝甲師的火炮的牽引已經從早些年的馬匹牽引改為了卡車牽引。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師屬火炮牽引問題問題不算太大。
當然太重了也不行,為了控制新式火炮重量,還特地從法國引進了身管自緊技術,其中作為代價也購進了數十門的施耐德1927式85毫米榴彈炮,但是中國陸軍自然不會裝備85毫米這個口徑的,研究了一番後就是把這些火炮轉手賣給了希臘。這個身管自緊的技術對於減輕炮管重量而言有著重大的意義,在後續中國所開發的一系列火炮當中,都是開始運用這個技術,其1929年式75毫米野戰榴彈炮就是運用到了這個技術。
透過這幾年的開發也是拿出了幾個試驗型號,其中由上海兵工廠以及武漢機械公司合作開發設計的其中一款試驗105毫米野戰榴彈炮在效能上就讓陸軍比較滿意,試驗資料裡,這款火炮乃是從1925年式火炮改進而來,其射程可以達到一萬兩千米以上,比原有的1925年式榴彈炮遠了兩千米,而重量雖然略有提高,但是依舊控制在了1600公斤。如此效能放眼世界都已經算得上是一流水平了。
但是一款新式火炮從開發到試驗,然後再到服役所需要的時間可是要好幾年以上,所以儘管陸軍已經給了這款火炮發放了1930年式105毫米野戰榴彈炮的正式番號,也採購了十幾門用於試驗,但是距離這款火炮大規模服役依舊還要很長一段距離要走。
加上這款新式火炮的效能雖然讓陸軍眼饞不已,但是要獲得這些優越的效能就得大量採用新式技術,包括身管自緊以及其他一系列的新式技術,而大量新式技術的採用所帶來的就是造價的上升,對比1925年式105毫米榴彈炮,1930年式105毫米榴彈炮的造價上升了足足百分四十還多,高昂的造價也讓中國陸軍對於是否大量裝備這款新式火炮猶豫不決,畢竟現在中國陸軍還有一個比較便宜的1925年式105毫米榴彈炮作為選擇。
畢竟陸軍的軍費有限,現在陸軍要大量採購1925年式105毫米榴彈炮都不夠錢,至今也沒能做到全部換裝,所以要採購更貴的1930年式105毫米榴彈炮,陸軍還真下不來這個決心。
部署在東北地區作為一線部隊存在的第四十七師,也是沒能全部換裝105毫米榴彈炮,師屬炮兵團中的三個炮兵營中,其中兩個已經換裝1925年式105毫米榴彈炮,而剩下的一個依舊裝備1916年式75毫米野炮。
而師屬炮兵中原有的12門1915年式75毫米山炮則是分散配屬到了三個步兵團當中,一個團四門,不過不少剛好一個炮兵連。
而韓三的這個步兵營由於需要渡江獨自作戰,所以也就得到了團部配屬的兩門1915年式75毫山炮的增援。
當4732步兵營透過這些小船將大量的技術裝備運送到南岸的時候,隨同這些重武器裝備一起到來的還有韓三的作戰命令。現在中國陸軍中的無線電只配屬到了營這一級,營向下屬的連傳達命令下,就只能透過傳統方式瞭如果是陣地戰期間可以用有線電話,而現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就只能依靠人力傳遞了。
看到手中的這份作戰命令,王上尉沒有太多的猶豫,相反他很興奮,因為這在他看來,這就是獲取戰功的機會。
“潘中尉,這一次出擊你還是擔任前鋒,,我會讓加強而來的炮兵火力支援你的!”王上尉不用思考多久就是的下達了新一輪的作戰命令,要想向西南突進,就得先把眼前的這股日軍給滅了再說,然而現在得到了營部的大批重火力支援,尤其是那幾門80毫米迫擊炮支援後,王上尉有信心短時間擊潰眼前的這股日軍。
潘中尉此時和半天前的極為不同,臉上有著些許的泥汙,而身上的軍服也是沾滿了泥土,半天打下來,他這個前線軍官也是不能免俗要趴在陣地上爬進爬出。
沒多久前還是日軍主動進攻,可是沒有多久後日軍就是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