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時間內,海軍是F8G戰鬥機和F15A戰鬥機並存的局面,如果說噴氣式艦載戰鬥機遲遲無法服役的話,那麼最後F15系列戰鬥機就會逐步取代F8G戰鬥機,如果說艦載戰鬥機能夠較早服役的話,那麼F15將會和F8系列一起推出海軍現役。
海軍除了加大艦載戰鬥機的數量和加速裝備F15A戰鬥機外,也是緊急對大量軍艦進行防空火力的加強。
由於實戰中四十毫米的防空炮威力不足以應對日‘本的大量自殺式飛機,中國海軍加速了裝備七十五毫米的防空炮的步伐,不要再侷限於一些新造船隻上才採用七十五毫米的防空炮,而是在現役的船隻上也大批次換裝七十五毫米的防空炮,試圖增強軍艦的防空火力和密度。
當然大規模裝備七十五毫米防空炮不代表就把四十毫米的防空炮棄之不用了,實際上中國海軍現在已經是把四十毫米防空炮定位在近程防空上,用於取代威力嚴重不足的二十毫米防空炮。
1944年的防空體系是和之前乃至以後的導彈時代都不同的,如果是單純的防空說什麼也不會把四十毫米防空炮作為近程防空來使用,但是1944年的中國海軍所面對的卻是日‘本的自殺式飛機,那玩意就是一個大號的人操導彈,二十毫米的防空炮哪射速再快也不頂用,因為打中了不管用,畢竟這些日‘本自殺飛機不是後世裡的導彈,後世裡的導彈二十毫米的速射炮打中就能夠擊毀導彈,但是放到現在面對日‘本人的自殺式飛機卻是用處不大,至於說研發三十毫米左右口徑的速射炮,主要是時間和技術上來不及,所以中國海軍乾脆把四十毫米防空炮當成了近程防空來用,大規模取代二十毫米的防空炮。其射速雖然不如二十毫米的防空炮,但是架不住住裝備的多啊,一艘軍艦上幾十管甚至上百管四十毫米防空炮也能夠形成足夠密集的彈幕了。
因此到了二戰後期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不管中國海軍的戰艦還是美國人的戰艦,幾乎是見縫插針,在所有可以部署防空炮的位置都部署了防空炮,整的跟刺蝟一樣。而軍艦上的人員也是大幅度超員,一艘原本額定千人的戰艦愣是擠上了一千三百甚至一千五百人呢的例子比比皆是。
除了軍事上外,陳敬雲也是在外交上給予了日‘本人強大的壓力,甚至不惜動用第四枚核彈把日‘本的政府一股腦給端了,為的就是逼迫日‘本人早日投降!
日‘本人早一天投降,就代表著中國登陸部隊能夠減少一天的損失,數百是甚至上千人就會因此而活到戰爭結束。
櫻花四號對東京進行了第二次核彈轟炸後,當天下午,中國再一次對日‘本釋出公開警告,稱更多的核彈已經準備妥當,日‘本殘餘勢力如果不投降,那麼接下來日‘本的所有城市都會陸續遭到核彈的打擊!
這個警告除了面對日‘本人外,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說給美國人看的,含義不外乎就是老子的核彈不缺,扔掉四顆還有好多呢,要是你美國在太平洋方向上繼續和老子瞎搞,保不準我就把核彈扔你美國人頭上去了。
美國那邊怎麼驚慌暫且不提,還是先說日‘本這邊。
現在日‘本的天皇都掛掉了,又面臨著中國的新一輪核威脅,日‘本殘餘的軍方高層終於一邊自殺一邊絕望的準備接受中國的無條件投降。
十一月二十一號,日‘本殘存的部分高層,以九州方面軍司令畑俊六元帥、關東方面軍司令杉山元元帥為主導,聯合了日‘本僅存的其他高層軍政要員一共釋出了‘終戰令’,宣稱日‘本方向蔣單方面停止軍事行動,並準備聯絡中國方面進行和平談判。
終戰令釋出後,卻是沒有得到所有日‘本軍事將領的認同,本土方面眾多少壯派將領宣佈不承認這個終戰令,而澳大利亞方面軍總司令寺內壽一元帥也是宣佈不承認這一終戰令。
實際上,目前日‘本的陸軍高層中,除了一票中將大將外,身份最高的還是這三大元帥,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這個元帥並非軍銜,而是一個陸海軍高層將領的榮譽頭銜,一般來說是授予臨近退出現役的大將,作為一個最終的榮耀授予,不過太平洋戰爭中日‘本卻是先後給數位大將授予了元帥頭銜,這算得上是一種戰時特殊例子。
澳洲方面軍的寺內壽一雖然反對,但是在日‘本本土的兩位陸軍元帥卻是達成了一致協議,並且對反對終戰令的部分少壯派將領進行了鎮壓。
同時,大量日‘本的將領們開始了自殺之旅,僅僅是二十一號畑俊六發布終戰令後,就有超過二十名少將以上軍銜的海陸將領剖腹自殺,至於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