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力,隨便出來一個優等生就能夠把你踩死了,人家出口第一句就是問你是幾期的,如果是晚輩的話立馬就矮下去了,如果是同期的人家立馬又會問你畢業時名列第幾。
如果你自己只是資質平平,而人家又是畢業時名列前三的優等生,那幾乎是註定了人家會爬的比你遠,你是尉官的時候人家已經是校官了,你還是校官的時候人家已經是少將了,這輩子是沒法比了。
這種情況下就算你老爸是李剛,人家也照樣鄙視你。
第八百九十二章 新加坡戰役(一)
趙臨東的出身並不能給他的晉升之路帶來什麼幫助,實際上除非父輩裡能夠到達中將以上或者總長次長之類的,不然的話父輩很難給他們帶來什麼幫助。
趙臨東就只能靠自己,而眼下,這一場新加坡戰役就是他趙臨東的機會!
站在趙臨東身邊的乃是第43師的師屬坦克營三連上尉連長,此時兩個人正在交談著詳細的戰術!
就在他們商討著詳細戰術的時候,炮兵們持續對當面的日軍陣地進行猛烈的炮擊,而新一波的空軍支援飛機也已經抵達並進行掃射和轟炸,以便支援步兵部隊隨後發起的進攻。
不過對面的日軍針對都是堅固的堡壘,不管是遠端火炮還是空中支援,都難以短時間內大量摧毀日軍的防禦堡壘,真正要突破這裡,還得靠步兵部隊以及坦克部隊的進攻。
外頭的李上士等了沒有多久,就看見自家連長已經回來了!
“已經和4312營商量好了,我們就從這裡發起進攻!根據前些時候4312營發起的火力偵察所獲得的情況顯示,這裡的日軍防守力量比較薄弱,而原有的幾個固定火力點都已經被遠端重炮所摧毀,雖然預判日軍可能也抽調了一部分兵力增援,但是這一片的日軍重火力應該很難短時間內得到回覆,這樣的話我們進攻的時候威脅也就不大!”
坦克部隊發起進攻的時候,能夠給坦克造成威脅的也就只有敵人的反坦克火力,而說實話日‘本人的步兵反坦克火力還是比較強的,步兵反坦克炮可不少,這是由於日‘本長期面臨中國大量裝甲部隊的威脅,而他們自身的裝甲力量也無法跟上中國裝甲部隊的發展步伐,所以自從二十年代開始就一直非常重視步兵反坦克火力,這種傳統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也沒有改變,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雖然日‘本和美國之前也爆發了眾多的島嶼爭奪戰,不過雙方地面部隊的主戰場還是在澳大利亞那邊,而澳大利亞那裡的地勢可沒有島嶼那些複雜,英美和澳大利亞的軍隊可都是裝備了大量坦克了,而澳大利亞方向的兩百多萬日軍裡頭雖然也有不少坦克,但是反坦克的主力還是步兵,因此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陸軍的步兵反坦克火力非但沒有減弱,而是加強了不少。
單純論步兵反坦克火力的話,日‘本陸軍也算得上是全球一流水平了,普通步兵師的反坦克能力不比中國陸軍弱多少。
畢竟日‘本人好歹也是二戰的主要參戰國,在澳大利亞可是跟英美聯軍打了兩三年而且還不落下風,雖然在機械化程度上遠遠落後於英美聯軍以及中國陸軍,但是不代表著人家一點本事都沒有,在某些方面還是相當不錯的,比如步兵的遠距離射擊水平,單純的步兵對射的話,日‘本兵可以在兩三百米距離上精確射殺英美士兵,而英美士兵就只能依靠半自動步槍的密集火力來抵抗了。
當然了,英美聯軍最大的依靠還是遠超日軍的重火力。
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中國和日‘本的對抗當中,中國面對日‘本,擁有的是火力優勢,但是在具體的單兵素質上還是略有不如,玩步槍遠距離對射肯定是玩不過人家的。
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和兩國對步兵的觀念差別有關,中國一直都在追求優勢火力,並且已經用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全面取代了1916年式栓動步槍,而且還廣泛裝備衝鋒槍,然而日‘本知道自己玩不起優勢火力,畢竟衝鋒槍和半自動步槍帶來密集火力的同時也代表著更大的彈藥消耗,所以玩不起乾脆就不玩轉而極端重視單兵射擊能力,追求中遠距離上的步槍命中率,想要要一發子彈打掉一個敵人!
如果當面日軍擁有大量步兵反坦克裡火力的話,都不用太高階的,隨便來幾門五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就能夠給李上士所屬的這個坦克連造成不小的麻煩。
畢竟T16坦克雖然也有十八噸重,但它畢竟是作為南方坦克而設計,加上為了加強火力又是裝上了一門七十五毫米的坦克炮,同時又高度重視機動效能,因此在防護上就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