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雖然也發現了斜角甲板的好處,但是他們同時也發現這樣導致航空母艦的重心發生偏移,配平後又會導致航速降低,甲板面積的加大同時也就代表著中彈面積的加大。而最重要的是,要把直通甲板航空改裝為斜角甲板航空母艦並不是張口就能辦成的事情,這可是個大工程,不但需要耗費海軍眾多的軍費,同時還會需要大量的改裝時間,而二戰爆發後是世界局勢那麼緊張,海軍的每一艘航空母艦都是寶貴的,那裡能夠騰出空來到船臺上改裝一年半載啊。
再說了,現在雖然說航空技術發展的很快,但目前來說,這些直通航空母艦的載機量雖然降低了一些,但是海軍也還可以接受,之所以要改裝斜角甲板,那是建立在未來的艦載機重量還會更大,體積還會更大,起飛速度還會更高的情況下、簡單說斜角甲板對於現階段海軍來說,雖然有一定的好處,但不是必須的,海軍目前最需要的就是保持每一艘航空母艦的戰鬥力以隨時準備參戰。
所以海軍方面對現有航空母艦的改裝直接否決了,這種否定是連陳敬雲都無法左右的,海軍有著海軍的戰略,既然關時傑等人一致認為對現有航空母艦進行大規模改裝將會對中國的海軍戰略安全造成重大挑戰的時候,陳敬雲也是不得不聽從他們的意見。
但是無法對現有的航空母艦進行改裝,不代表著不能對在建中的航空母艦進行設計的修改,海軍方面是否謹慎的提出對青山級航空母艦的四號艦進行斜角甲板的設計。海軍的態度無疑是保守的,在關時傑和陳紹寬等人看來,如果斜角甲板能夠大獲成功,那麼後續的航空母艦計劃就能夠直接加入斜角甲板的設計,但是如果沒有艦政司的那群人說的那麼好用,那麼只建一艘的話也不會對海軍的軍備擴張造成太大的影響,到時候再改回來就是了。
而海軍的保守態度讓陳敬雲極為不滿,身為一個後來人,他可是非常清楚後世裡的航空母艦是什麼模樣的,而他更清楚海軍方面所擔心的未來艦載機速度會更大,重量以及體積會更大的事情非常快就會到來,這不但是說螺旋槳時代的艦載機,而是說噴氣時代的艦載機。1939年的2月份,中國的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試驗機CZ…16X就已經進行了首飛,成為了世界上第一款噴氣式飛機,比德國的HE178早了足足一年。而這架試驗機首飛的當天,陳敬雲親自給滁州飛機公司的噴氣式飛機研發團寫信讚揚他們對中國航空技術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從那一天起,陳敬雲就知道不用多久,中國的天空上將會飛翔著噴氣式飛機。
為了迎接噴氣式時代的來臨,海軍方面是必須提前做好準備的,陳敬雲可不希望到時候空軍都是用噴氣式戰鬥機了,而海軍因為航空母艦的設計限制以及其他技術限制而無法使用噴氣式艦載機。
於是乎直接批了個手令給海軍那邊,敦促海軍艦政司、海軍兵器總監要重視新式技術的進步,在新式海軍航空作戰平臺的設計上要高度重視未來可能出行的變化。
“航空母艦是鎮國利器,服役年限以數十年計,當年我們改裝泰山號航空母艦的時候,是否會想到現在的飛機會變得如此快速,這數十年的變化足以顛覆我們一貫以來的認知。而海軍對航空母艦的具體設計上,我希望是有具備未來的戰略目光,而不是侷限在目前的狀態下,而現在的這種保守態度如何讓我們和列國爭奪未來的制海權?”對於海軍在航空母艦設計建造上的保守,當年陳敬雲就是毫不客氣的對關時傑進行批評。
雖然滿口都沒有髒話,陳敬雲說話更是連語氣都沒有提升一二,但是話中的責備含義卻是誰都知道的。
說中國海軍保守,實際上也只有陳敬雲才會說這種話了。在世界海軍眼中,中國海軍是一支激進無比的海軍,各種新東西層出不窮,它們第一個首先主張將航空母艦作為海軍核心使用,第一個提出了超視距打擊概念,第一個提出了斜角甲板概念,第一個大規模裝備雷達,第一個提出了電子戰概念。
而這些概念大多數都是其他海軍很難認同的,尤其是航空母艦作為核心,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各國海軍中也就日‘本已經是認同了這一點,而美國和英國乃至德國都認為航空母艦具備重要作用,但是海戰勝負的決定性因素還是戰列艦,認為航空母艦的作用依舊是掩護主力艦隊進行決戰,進行防空作戰,騷擾削弱敵人,最後為戰列艦的決戰創造有利條件。
第二次中日戰爭之後,沒有人認為航空母艦不再重要,現在人們爭論的焦點是:到底是戰列艦第一,還是航空母艦第一。
受到中國海軍中航空母艦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