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近一百艘的潛艇,構成了中國海軍數十年來的最大擴張計劃。
中國和美國之間進行的大規模海軍軍備競賽,也是極大的刺激了日‘本,至於英國那邊倒是沒什麼,反正德國海軍就那麼點,英國海軍不用擴張都毫無問題,至於亞洲方面他們是有心無力了。
日‘本為了緊跟中美海軍的擴張步伐,1939年透過了軍備充實計劃,也就是丸四計劃,預計建造兩艘高速戰列艦,也就是大和級的三號艦和四號艦,這個時空裡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和美國的衣阿華戰列艦差不多是屬於同一個級別的東西,不是歷史時空裡的那種六七萬噸的超級戰列艦。此外還透過了一艘航空母艦的建造計劃,也就是大鳳級航空母艦。1940年進攻印尼前夕,日‘本制定丸四追加計劃,丸追計劃中大部分都是輔助艦,潛艇以及其他的小型軍艦。
而1940年下半年,受到中美兩國大規模擴張海軍的刺激,日‘本再一次制定了丸五計劃,要求緊急建造兩艘航空母艦,大量潛艇以及其他的輔助艦。
相對於中美海軍一口氣建造十幾艘航空母艦和數以百計的驅逐艦,潛艇來說,日‘本海軍的擴張計劃規模要小的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日‘本的工業經濟規模和中美兩國相比差的太多,就算有撥款也沒有足夠的船臺來進行眾多主力艦的施工。
而時間進入到了1940年後,日‘本海軍的一些戰略理念發生了變化,首先是他們放緩了大型軍艦的發展,因為他們發現戰列艦方面還好,但是航空母艦實際上沒必要那麼多,這主要是受到他們的艦載機產量所限制,飛機就這麼多,航空母艦再多也沒有用啊。第二,現在日‘本海軍已經是高度重視小型軍艦的發展,另外還有潛艇的發展,雖然整體建造規模沒有中美那麼大,但是從他們資源都往這方面傾斜的時候就可以看的出來,日‘本海軍的整體戰略已經從主動進攻轉向了防守,而且為了以小博大高度重視雷擊作戰。
十一月二十七號陳敬雲率領一群軍政高層抵達上海,準備參加中國有史以來所建造的最大噸位軍艦天山號航空母艦的服役儀式。
第七百五十六章 天山號上
天山號航空母艦,是中國海軍首次嘗試建造大型裝甲航空母艦,一開始的預期設計噸位為標準排水量四萬五千噸,而後期具體設計和建造中,由於海軍的航空母艦戰略以及技術的進步等原因,以至於天山號施工期間多次在總體設計上變更細節設計,不但讓工期延長了不少,同時也導致天山號航空母艦的標準排水量從四萬五千噸增加到了四萬七千噸,預計作戰滿載排水量更是達到了六萬噸,讓天山號事實上成為了中國海軍現役最大的一艘軍艦,同時也是中國乃至世界所建造最大的一艘軍艦。
在天山號下水服役之前,世界最大軍艦的名頭是1940年十月服役的日‘本大和級高速戰列艦,標註排水量達到了四萬五千噸,一舉超過了德國在1940年8月份剛服役卑斯麥級戰列艦四萬一千七百噸的標準排水量成為世界最大戰艦,而這個機率目前依舊得以保持,大和級戰列艦目前依舊是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
但是最大軍艦的這個頭銜很快卻是被中國的天山號航空母艦所奪走,高達四萬七千噸的標準排水量超過了大和級戰列艦兩千多噸。
讓天山號航空母艦的設計發生多次更變並導致重量超過預期的原因是多方面,而歸根到底來說是技術的進步導致海軍的航空母艦戰術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而對海軍航空母艦戰術產生最大變化的還是航空技術的發展。
航空母艦,艦載機,這是一對相互配合的作戰團隊,航空母艦存在的原因實際上只有一個,那就是搭載艦載機,它自身只是一個起飛降落的平臺,如果沒有艦載機那麼它將不具備任何戰鬥力,因為具體的作戰,不管是攻擊還是防禦都是由艦載機進行。所以具體到航空母艦的設計中,圍繞的核心也就只有兩點:如何才能夠搭載更多的艦載機,如何才能夠讓所搭載的艦載機發揮最大的戰鬥力。
這個問題是中國海軍發展航空力量二十多年來一直所考慮的問題,根據這一要素,中國海軍航空兵的作戰模式以及具體戰術也不是一層不變,而是進行持續改變的,比如二十年代末期開始批次進入海軍服役的俯衝轟炸機就是徹底改變了航空母艦的作戰服方式,奠定航空母艦在中國海軍中作戰核心的地位。
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航空技術的發展和航空母艦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任何的航空技術革命都可能給航空母艦的作戰模式以及設計帶去極大的變化。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