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能是白養活呢?”未等鄭包和四周人露出失望神情,這少年又道“這些年紀小的,得跟我一樣,學些東西,以後得當賬房,當抄錄,有力氣的以後去當縴夫,當船工,反正不是白養活,以後得做工十年,才能償還這個賬!”
許多人露出十分高興的神色,認為這當真是一件良善的舉措,沒有人會對做工十年才可償還感到不滿,那是活命的恩情,是教本事的恩情,區區十年白打工而已,在這個時代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需知,在此之前,若是有男童子,因為相貌清秀而被選為書童,都可以被視作一件幸運的事情,是活人性命,積攢陰德的事情。
也就是說,這城吏司當真要這些娃兒用一生來償還,做奴為僕,也不會有人認為,此乃惡劣之舉。
相反,若當真丟出來的是一副活菩薩形象,大部分人反而要遲疑,要當這件事為從沒發生過,而後忘卻。
是個人都會曉得,天下間從沒有白吃的好處,一文也不要的,反而最貴。
又有老漢問道“小哥兒,只要是日子過不下去的都能收嗎?”
“可不是啊,可不是!這年紀小的,沒爹孃的管養活,最多養到十五,中年的,缺胳膊少腿的,給口飯吃,但是必須要做事情來抵充,具體可以做什麼事情,那是司業署管的事情,俺也不甚清楚,然後是老的,絕嗣的,這個是養到死,當然,也就一口飯吃,一處屋住,死了之後也是隨便找地方卷草蓆子埋了,不可能準備棺材,石碑啥的,最多最多給雕塊靈牌,看有沒有人祭拜。”
這話講的十分不客氣,與之前溫和,細緻的態度幾乎完全相反,但周圍人居然都點了點頭,並不對此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
“然後呢?不是說還有個什麼,餓的狠的,需要報備啥的,又是怎麼個道道?”
“手腳健全的人,當然得去做事,自己養活自己,俺們衙門就是開善堂的,也不可能救濟一懶漢,可到底是因為懶死的,還真是因為一時之困困死的,又沒法子辨別,所以那種皮包骨頭,餓了幾天沒飯吃,眼瞅著要餓死的,先救人一命,然後等他有些力氣了,就叫他找一份事情來作,司業署專門就是給人找事情做的衙門,要是做了幾天,他自己懶惰不做,死便死了,反正我們小本本上是要記錄姓名,凡是手腳健全的,叫我們第二回看到名字,全都會被打出去,俺們是不會管這等人死活的。”
四周傳來叫好的聲音“話糙理不糙,就是這麼個道理,有手有腳的,不去做事,混吃等死就活該餓死!”
“對!就是這麼個道理!”
“小哥兒說的對極了!老漢俺就稀罕這等講理的衙門!”
“就是,有難了,鄰里鄰居幫襯點兒度命還行,想吃死大傢伙?那是門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