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日暖還寒時刻(1 / 3)

這樣說的人有不少,可更多一顆顆想要看看這個衙門的躁動之心。

所有人都被勾起了好奇心。

好奇這個官署沒有官,管事的是誰?

好奇是哪位朝中心繫他們這等小老百姓的大人物求的這個衙門。

最好奇的還是這個官署長何等模樣,能給自己家,或者家邊上其他鄰里鄰居,或者路頭上討飯的,帶來怎樣好處。

“小哥兒,你那城吏司在哪兒?老漢我空閒時想要去瞧一瞧。”

“總衙門,在那個皇城邊上,西華門附近,大城牆外邊,原來幾戶不有宅子嘛,幾個小高牆嗎?現在拆了重做的,就是俺們衙門。”

“這內城,也忒遠了些,俺們這些鄰里鄰居的平日裡還要做活,可沒勞什子功夫去那邊見識。”

“安心吧,老爺子,哪家大人不要做事的?我不就是做宣傳那人?現在是把衙門裡錢都換了糧食,沒多餘,以後等做了成績,叫陛下看見,再批一筆銀子出來,就要在外城區,還有西直門,廣直門,宣德門邊上都要弄個落腳的地方才行,都說了是給咱們這些苦哈哈辦事用的衙門,就一處角落裡縮著,辦給誰看?”

......

趙常安一來一往之間,與周邊的這些人就聊開了。

他一邊解釋著民生署的職能,一邊說著一些用大白話講的道理,一邊又跟著大傢伙一起罵那些貪官汙吏地痞流氓的娘。

四周絕大多數人都覺著這是個好小夥子,有幾家老太太,中年婦女,瞅準機會就要問一句,家住哪兒,幾口人,哪裡人,有沒有婚配這樣的問題。

趙常安能毫不猶豫將自己的住址,資訊報送出來,可總會對最後一個問題臉紅,躲閃,羞澀。

紅璞璞的臉蛋兒,和那質樸中帶著昂揚向上的氣質,再加上年紀輕輕就在衙門裡做事情,這就更叫人稀罕了。

而相同的情況,在整個京城的外城區,乃至郊外,都這般發生著。

當然,也不是哪裡都順暢無比,譬如慧平坊,安樂坊兩處,因為有幾戶是六七品官員,有幾戶是大戶人家讀書子,是真正再為官,為士子這一快也算貧寒的人,他們就不喜歡,一個衙門,出現這樣不威嚴,不妥善的行為。

但同樣,他們也阻止不了這樣的行徑,只好連夜寫舉報的書信,送至於上級,或者能聯絡到的高官手中。

可,這是一件了無音訊的事情,因為無恥的皇帝朱厚熜同志直接大咧咧表示,同楊廷和商議過這樣的事情,而楊閣老,也沒作聲,持預設態度。

然後,這樁風聞奏事的小事,就無人問津了。

至於後續,因為換爹事件,楊廷和叫張鶴齡出面,逼的朱厚熜直跳腳,則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體上來說,官員給京城百姓的印象,並不算多好,錦衣衛更差,所以一些粗魯的傢伙,譬如主動要幹這檔子精細活兒的鐵牛,銅虎二人,剛開口沒兩句,把百戶這詞兒蹦出來之後,他們那一片兒,便散了個乾淨,如避瘟神。

這讓他們被莫戈給揍了一頓,捱打且先不說,兩位兄弟一臉懵的問自己犯了啥錯誤,才真叫人為之絕倒。

至於陸斌這邊,他終於結束了自己長達一個月需要辦的事情,就是組建譬如糖霜貿易商鋪,租賃作坊場地以及招募工匠施工隊伍這三件事情。

即便有安陸州老朋友們的幫助,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花費了整整一個月有餘的時間,也還沒能將事情乾淨利落的全部辦好。

京城居大不易的特徵,淋漓盡致的展現在陸斌面前。

第一個難題便是銀子的問題,知曉當前時代銀兩購買力的陸斌,原本以為,即便是在京城,五千兩銀子的準備,也是綽綽有餘。

在此之前,他甚至不能明白,在一個三兩銀子就能夠叫人好好生活一個月有結餘的時代,貪汙儲存百萬兩的意義在哪裡。

可當他在京城準備購置土地的時候,他陡然發覺,可能部分官員的貪汙行徑,還真就是被逼的。

譬如人楊一清寫個字收數百兩銀子這檔子事,可能真就是日子過不下去,再不弄點錢花銷,家裡老婆孩子得掛房樑上給他好好瞧瞧。

孃的,一在安陸,撐死了總價值不會超過一千兩,靠近道路,門市兩開間的不大商鋪,人呲牙便是三千兩,還概不還價。

而社會地位普遍不高工匠,造個櫃檯,桌椅板凳之類的物件,報價跟鬼一樣,二百兩銀子花銷都直說沒賺頭,僅僅賺個手工費,大頭都是木料錢云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