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判法(public Judgment method)
公眾評判法透過專家評估、公眾問卷及抽樣調查等方式,對專案進行分析。這種方法考慮了社會公眾的意見和需求,特別適用於公共政策和社會專案的評估。
透過以上方法,企業或決策者可以全面評估不同方案的成本和效益,選擇最合適的方案,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淨現值法(Net present Value, NpV)和內部收益率法(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是兩種常用的投資評估工具,它們都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但兩者在計算方法、決策依據和適用場景等方面存在一些關鍵區別。以下是詳細的比較:
### 1. **計算方法**
#### 淨現值法(NpV)
- **定義**:淨現值是指將所有未來現金流的現值減去初始投資成本後的差額。
- **計算公式**:
\\[
NpV = \\sum_{t=1}^{n} \\frac{c_t}{(1+r)^t} - c_0
\\]
其中:
- \\( c_t \\) 是第 \\( t \\) 年的現金流
- \\( r \\) 是折現率(通常為專案的資本成本或最低預期收益率)
- \\( c_0 \\) 是初始投資成本
- \\( n \\) 是專案的生命週期
#### 內部收益率法(IRR)
- **定義**:內部收益率是指使專案的淨現值等於零的折現率。
- **計算方法**:透過試錯法或使用財務計算器或軟體,找到使未來現金流現值等於初始投資成本的折現率。
- **公式**:
\\[
\\sum_{t=1}^{n} \\frac{c_t}{(1+IRR)^t} = c_0
\\]
### 2. **決策依據**
#### 淨現值法(NpV)
- **決策規則**:如果NpV大於零,則專案可行;如果NpV小於零,則專案不可行;如果有多個專案,選擇NpV最大的專案。
- **解釋**:NpV直接反映了專案對股東財富的增值,因此是一個絕對值指標。
#### 內部收益率法(IRR)
- **決策規則**:如果IRR大於專案的資本成本或最低預期收益率,則專案可行;如果IRR小於資本成本,則專案不可行;如果有多個專案,選擇IRR最高的專案。
- **解釋**:IRR表示專案的內在收益率,是一個相對指標,反映了專案的盈利能力。
### 3. **適用場景**
#### 淨現值法(NpV)
- **優點**:
- 直接反映專案的絕對收益。
- 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
- 可以處理不規則現金流。
- 適用於資本預算和投資決策。
- **缺點**:
- 需要預先確定折現率。
- 在比較不同規模的專案時,可能會有偏差。
#### 內部收益率法(IRR)
- **優點**:
- 不需要預先確定折現率。
- 直觀反映專案的收益率。
- 適用於比較不同專案的盈利能力。
- **缺點**:
- 可能出現多重IRR問題(當現金流有正有負時)。
- 在處理非常規現金流時,可能導致錯誤的決策。
- 在比較不同規模的專案時,可能會有偏差。
### 4. **資金再投資假設**
#### 淨現值法(NpV)
- **假設**:假設專案的現金流可以以折現率再投資。
#### 內部收益率法(IRR)
- **假設**:假設專案的現金流可以以IRR再投資。
- **問題**:IRR的再投資假設可能不現實,因為IRR通常高於折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