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閣老楊承道,一甩衣袖,怒氣衝衝的盯著高倫。
“不要東拉西扯了,我看你就是想阻礙朝廷的決議。”
一直坐在首位閉目養神的楊和,突然開口呵斥道:“夠了,楊承道。”
議事大廳頓時安靜,眾人紛紛扭頭看向楊和。
“爹!”
楊承道不甘的喊道。
“這裡沒有什麼爹,只有大乾的臣子,現在是在議事,要讓人說話,不要一有人提意見,你就出來指桑罵槐。”
楊承道被他爹楊和一頓呵斥,只好閉口不言,憤然坐下。
議事大廳內,又重新回到了那種詭異的寂靜當中。
沒有人敢在說話,生怕楊承道出來咬他們一口。
最後楊和提出票擬,少數服從多數。
結果顯而易見,劉憲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透過。
只需司禮監批紅,劉憲升官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內閣票擬遞到隆靖皇帝朱熜御案前,司禮監掌印太監陳方拿起票擬,念給穿著道袍年紀不過二十五六歲的皇帝朱熜聽。
“隆靖七年進士劉憲,政績突出,經內閣票擬,一致同意其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浙州……。”
皇帝朱熜臉上沒有絲毫表情變化,彷彿早就猜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陳方,劉憲這個人你瞭解多少?”
皇帝朱熜不緊不慢的問道。
陳方低垂著頭,朱熜的問話,他不敢怠慢,急忙回道:“主子,據奴婢所知,劉憲是隆靖七年進士,他能去北方青州府益都縣任職縣令,是給楊閣老的學生吏部右侍郎劉達送了八千兩白銀。”
“而且劉憲和劉達,同是績溪縣龍川劉氏的人。”
朱熜點了點頭,對於臣子行賄買空缺的行為,毫不在意。
只要有才幹,他就會當作沒看見。
但要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廢物,玄衛分分鐘抓他下詔獄。
朱熜繼續問道:“他去益都縣都做了那些事情?”
“回主子,劉憲去到益都縣,最先做的是抄了城中大戶的家,解決賑災糧問題,其次為了避免災民暴動,招募了災民之中的青壯年作為鄉勇……。”
劉憲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被陳方一一說出來,沒有一件遺漏。
由此可見大乾玄衛的可怕。
在陳方回答完後,打坐清修的朱熜,過了半刻鐘才說出一個字。
“準!”
這一刻,劉憲從一名七品芝麻官,搖身一變成為朝廷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正四品官員。
毫不誇張的說,這升官速度堪比坐火箭。
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
以徐仕為首的清流,聚集在齊王府,每個人臉色都十分難看。
這位齊王朱裕,如今十歲,是隆靖皇帝唯一子嗣,按照朝廷禮法來說,出自皇后嫡出長子,理應冊封為皇太子。
但作為皇帝的朱熜信奉道家的二龍不相見為由,一直拖著這事。
朝中大臣雖有不滿,但也不敢多說什麼,畢竟立儲君是國家大事,稍有不慎就會社稷崩塌。
“諸位,劉憲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的事情,你們怎麼看?”
徐仕坐在齊王府議事大廳下首的位置,看向其他幾人問道。
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敢第一個開口發表意見。
見眾人的反應,徐仕氣不打一處出來。
“諸位,這不只是劉憲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這麼簡單”
“這是在向朝廷傳送一個訊號,楊黨不可戰勝的訊號,這樣只會越來越多的人倒向楊黨,倒楊只會越來越難。”
徐仕嚴肅的開口道。
自詡清流的眾人紛紛垂下頭,彷彿鬥敗的公雞。
就這樣一場莫名其妙的聚會,便草草結束。
……
益都縣。
秋收早已經結束,氣候變的越來越冷。
劉憲拿著吏部的任職文書,坐在縣衙大廳內的椅子上,一陣錯愕。
他萬萬沒想到,一封奏摺,就弄到正四品的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浙州。
他命人拿來大乾帝國的地圖,平攤在桌案上。
地圖最上方赫然寫著,大乾兩京十三布政使司。
劉憲找到地圖上浙州,一共有十三府,一屬州,七十五縣。
且浙州靠海,有很長的海岸線,大乾朝廷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