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窈娘就知道這些人提到真格兒的,沒一個真的敢應承的,所以她就故意提出這些危險話題的。而平日和清大奶奶關係不錯的邵氏,私下和自己的丫鬟忘姑道:“大嫂也真是,為何不等孩子生下來再說?這麼早就做出這種事情來。”
其實大婦們的手段誰不知道?尤其是清大奶奶數年無子,原本就失職,家世還敗落。說實在的,萬一長房一直無子,將來還不知道如何?連公公送的姨娘她就敢這麼快就下手,也太猴急了些。
若是先攏住一個兒子在膝下,總好過沒兒子強啊。
“奴婢也是這麼覺得呢,不過,二夫人也不過來看看。”府裡下人也奇怪。
邵氏冷哼一聲:“二伯母怪聰明的,怎麼會管這種事情?我也看透了,若是大伯母在京時,早就過來調和了,二伯母這個人不會沾染這些事情的。”
“是啊,若是大夫人在就好了。當年您初嫁進來,和二爺鬧彆扭,還是大夫人從中說和的。”
人不在這裡了,倒是個個都懷念起她的好了。
楚姨娘這一仗翻身了,歇息了一個月,整個人雖然看起來病弱,好歹寵愛比以前也多了許多,甚至在冬月窈娘見到她的時候,楚姨娘比以前更漂亮了。清大奶奶曾經算計過別人,現在又被別人算計,且清大奶奶雖然還管家,但威嚴早不如前。
偏偏王氏這個時候查出有了身孕,王氏努力許久,終於有了身孕。沈二夫人破例給下人們多發賞錢,窈娘也讓人送些補品過去。
冬至過完,若芙也快半歲了,小傢伙和之前只知道睡和吃不同了,變得活潑許多。
沈臨風每日從衙門回來,最喜歡的就是陪女兒,聽到咿咿呀呀的聲音都會覺得幸福不已。他和窈娘感情因為有了孩子,牽絆更深,年底顧四郎還有周陵光都在京,準備明年的會試。沈邦彥原本是秀才,但他父親是國子監祭酒,因此為兒子以監生資格參加會試還是可以的。
瑩娘也聽說徐思嘉要下場,自然希望自己的未來的夫君能夠中,年底出嫁,明年年初他若中了,證明自己的確是有福氣的。
又聽甄氏道:“我打聽過,徐姑爺身邊只有一個通房,他的年紀比你三姐夫還大一歲呢。足以看出他對你是真心的。”
“說是身邊沒有通房,秦樓楚館,外邊養的,指不定也不少呢。”瑩娘可不信,那個徐思嘉對她根本就算不得很上心,如果沒有姐夫們做對比,她自然不覺得有什麼,但有沈臨風和文七郎做對比,就不一樣了。
甄氏笑道:“你是做大婦的人,你公公恐怕即日就要升刑部尚書了,何必在意這些。看我,你父親就是有許多妾侍,甚至還有二房,可正經的夫人還是我。男人的情愛,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可靠的東西。”
可是瑩娘卻覺得解氏的日子明明更好過啊,爹爹為東閣大學士,皇上賞賜的鰣魚還有內造之物都往三房搬去。解氏成日有父親陪著,連帶著爹還為三姐姐撐腰,常常去沈府,幾乎把沈臨風當自己兒子一般,對小弟景慈萬般寵愛,比娘這裡好多了。
這些話她無法說出來,因為她的心底已經暗自察覺不對了,故而她暗自觀察解氏平日作為。解氏似乎很恬淡,幾乎無慾無求,每日就是守著丈夫孩子,父親發火的時候她又是解語花,做生意時又頗有決斷。
該軟的時候軟,該硬的時候硬。
解氏其實比三姐姐還強,三姐姐屬於性情尤其傲的人,但還好三姐夫心胸開闊,極其寵愛三姐姐。
臘月出嫁,窈娘隨沈臨風一起回孃家為其添妝,說起來奇怪,原本顏應祁說要把顏寧馨嫁到山東的,後來卻又遲疑了,據解氏說似乎是看上什麼人了。
瑩娘今日倒是收拾的很漂亮,她的氣質變了很多,窈娘總覺得她說話的聲音都比以前小了不少,還指了指面前的點心道:“三姐姐,你嚐嚐,這是我親自做的玉帶糕。”
窈娘詫異:“這是你親自做的?”
“是啊,昨日閒來無事,就親自做了蘇州的玉帶糕,讓廚房的人教我做的。”瑩娘笑道。
窈娘嚐了兩口:“還不錯。”
瑩娘開心了:“你這麼嘴叼的人,你若是覺得不錯,那就肯定好了。我想等新婚頭一日就下廚做些菜點給公婆,如此,也是我的心意。”
“你如此賢惠,徐家肯定會更喜歡你這位兒媳婦的。”窈娘道。
時下對婦人的要求就是恭順賢惠不多言,窈娘自認一條也做不到自然就放棄了,但瑩娘本身性格就不是這種人,就和王氏一樣,原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