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賣湯鍋,為生活“鏖戰”
我是葉凡,曾在槍林彈雨、烽火硝煙裡穿梭,被人稱作“戰神”,可如今,卻守著一方小小的攤位,叫賣著湯鍋,生活的落差像一道深壑,橫亙在往昔與當下之間。
清晨,天剛泛起魚肚白,我就推著那輛舊三輪出了門,車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湯鍋,不鏽鋼的、陶瓷的、砂鍋質地的,在微光中泛著清冷的光,像我曾經麾下那些沉默待命計程車兵。一路顛簸到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逐漸圍攏過來,大多是些大爺大媽,眼神精明,在各個攤位前挑挑揀揀,不放過分毫價效比。
“小夥子,你這湯鍋咋賣吶?”一位頭髮花白的大媽擠到攤前,手裡拎著布袋,目光在湯鍋間遊移。
我挺直腰板,臉上擠出一絲笑,雖說還不太習慣這討價還價的買賣腔調,但也趕忙應道:“大媽,您瞧這不鏽鋼的,厚實耐用,80 塊一個;陶瓷的精緻,燉湯保溫好,60 塊;砂鍋可就更絕了,小火慢燉出來的湯,那滋味能滲到骨頭裡,100 塊,純手工制的嘞!”大媽皺了皺眉,伸手捏了捏砂鍋,“喲,小夥子,你這貴了呀,別家砂鍋也就七八十,你咋漫天要價呢。”
我心裡苦笑,原料成本、手工費,再加上這每日攤位費,壓得價格只能這麼定,可這話不能直白說,“大媽,我這砂鍋真不一樣,泥料選的上乘,師傅手藝也是祖傳的,別家可沒這品質保證,您買回去用用就知道,用個十年八年都不帶壞的,算下來一天沒幾個錢吶。”大媽將信將疑,翻了個白眼,“哼,你們這些小年輕,嘴皮子溜,那給我便宜點,80 塊,行我就拿了。”
我面露難色,搓了搓手,“大媽,您這一刀砍太狠啦,我這小本生意,房租水電都得從這裡出,90 塊,真不能再少了,再送您個湯勺,配套用著舒心。”大媽還在猶豫,嘟囔著“還是貴咯”,這時旁邊一個大爺插了句嘴,“老太婆,看這鍋質地是不錯,小夥子看著也實誠,90 塊挺公道啦。”或許是旁人勸說起了作用,大媽最終點了頭,“行吧行吧,就當支援你生意了,要是不好用,我可來找你退貨啊。”我忙不迭點頭,打包好砂鍋,心裡鬆了口氣,第一單,成交。
日頭漸高,集市像一鍋煮沸的熱湯,喧鬧嘈雜。一個穿著講究的中年男人停在攤前,戴著金框眼鏡,皮鞋鋥亮,一看就是講究生活品質的主。“你這湯鍋功能啥的,詳細講講。”他手指輕叩著一個不鏽鋼湯鍋,漫不經心地問。
我清了清嗓子,拿起湯鍋介紹:“大哥,這不鏽鋼鍋最大優點就是耐高溫、耐腐蝕,導熱快,像您要是燉排骨、煮牛肉,大火猛燒一陣,骨頭都能酥爛,而且好清洗,用完拿抹布一擦,亮光就出來了,不沾油汙不生鏽,廚房省事必備吶。”男人微微點頭,又看向陶瓷湯鍋,“這陶瓷的呢,看著是好看,實用咋樣?”“大哥,陶瓷保溫一絕,小火慢燉個雞湯、魚湯,上桌半天湯還熱乎著,而且它不串味,燉完魚再燉肉,一點腥味不帶留的,還能直接端上桌當餐具,美觀大方。”
男人似乎來了興致,“嗯,有點意思,你這鍋產地哪兒的啊,質量有認證沒?”我心裡一緊,產地是老家一個小作坊群聚的地方,雖手藝地道但名氣不大,質量認證也在辦,目前只有些手工匠人的證明,猶豫一瞬,還是如實說:“大哥,產地是咱手工匠人的老家,家家戶戶幾代人都做鍋,質量把關嚴著呢,認證還在流程裡,不過手藝實打實可靠,我自己都用這鍋做飯,不好使哪敢拿來賣呀。”男人挑了挑眉,“喲,你倒實誠,行,給我來一個不鏽鋼、一個陶瓷的,家裡換著用,要是真像你說的那麼好,以後單位福利採購都找你。”我喜出望外,手腳麻利打包,“大哥,您放心,指定讓您滿意!”
午後,集市人流漸稀,我正打算收拾收拾提前收攤,一個年輕姑娘氣喘吁吁跑來,“大哥,你這還有湯鍋沒,我剛下班,家裡急著用。”我停下動作,“有有有,姑娘,你要哪種?”姑娘掃了眼攤子,“哎呀,挑花眼了,我就想買個適合煮養生粥、甜品啥的,輕便點,好操作。”我指了指一個小巧砂鍋,“這個正合適,容量不大,一兩人份剛剛好,小火慢熬,粥能熬出米油,甜品也香濃,不費燃氣,你拿回去試試。”姑娘拿起來端詳,“看著是可愛,可我怕我毛手毛腳給摔了,這不經摔吧?”我笑了笑,“姑娘,這砂鍋韌性足,只要不是故意摔打,正常磕碰沒啥事,而且我這有備用鍋蓋,真有個小磕小碰的,聯絡我,我給你解決。”姑娘放心了,付了錢,哼著小曲走了。
夕陽西下,餘暉給集市鍍上一層暖黃,這一天,在煙火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