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時間啊,他的聽課生涯終於結束,或許是因為工資太高,那些老師都有些不好意思,所以在離去時紛紛給郭去留下了地址,若是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去找他們。
郭去自然欣然答應了,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其實以他如今的實力,考師範還是能行的,不過他不想表現得太過驚世駭俗,畢竟他已經夠驚世駭俗了。
高考是條殘酷的獨木橋,然而,於郭去來說,也就那樣吧,他對各所高校無感,因為他知道他考不上的。
其實很多參加過高考的人,都明白,只有能達到九八五或二一一成績的人,他們才會毫不猶豫的去遠方就讀。
而成績中等的,比如只能考普通一本,或是二本的,大都會選擇在省內就讀。
為什麼?
因為關係,這是國情,很多願意幫助別人的人,大都會選擇和自己有點關係的人。
比如校友,比如同學。
誰也說不準,以後是不是會有求人辦事的時候,若所求的人是自己的同學,或是校友,事情大致上就辦成了一半了。
有這種的條件,誰願意去外地上學呢?
郭去或多或少也存在這種心理。
前世上個二本,還跑去外地,結果很多大學同學,自從大學畢業後,一輩子就再沒見過面。
郭去考慮得很清楚,他要考就考本省的大學,他胸無大志,去外地就等於是在浪費資源。
此後半年,閒暇之餘就拿出試卷做一份,忙碌時抽空就看看書,慢慢就覺得老師教的知識,掌握的差不多了。
現在。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等待是最長情的告白,高考於他來說,終究是一份難得的回憶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