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前的齊帝久久不曾開口。
身邊的趙鹿泉也忍不住用肩膀懟了懟他,小聲又驚喜的說道:
“哎,咱們現在真有這麼強啊?”
雖說路蒼瀾如今已經接受禪讓,按理來說是謂新君。
但這對於趙鹿泉而言。
好像不管是大帥還是皇帝,他都是那個可以隨時被自己懟的大兄。
該沒大沒小,還是沒大沒小!
而路蒼瀾好像也早已是習慣了她的性子,並沒有在乎她的態度。
同樣嘴唇嗡動,不動聲色的小聲回道:
“怎麼可能我誆他的!”
雖說“以戰養戰”的策略一直在施行,他手裡截止到目前,是蓄有大量的兵甲。
但那也僅僅只是蓄有。
要知道這些兵落在他手上時,大部分可都是降卒!
降卒怎麼敢隨便用呢?
不經過提前篩選,就這麼稀裡糊塗的給拉到戰場上,打不打的出作用先不說。
萬一他們到時臨陣倒戈怎麼辦?
忠誠度沒辦法保證啊!
所以對付降卒,自古最好的辦法就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什麼意思?
舉個例子。
先前因為一場大戰的緣故,導致現在好多隊伍,營級之間,人數都出現了大量的空缺。
而這時候,你手上又恰好握有大量的降卒,那麼你該打算怎麼辦呢?
若是選擇像剛才所說的那樣,直接將降卒編入軍中,輕鬆利落的填充戰力
那麼恭喜你!
你腦袋離搬家也就不遠了!
因為人這種生物,一旦遇到陌生環境,那是很容易選擇相互抱團取暖的。
尤其是在軍營這種,有今天沒明天的地方。
若是直接將大量降卒編入軍中,那他們就會因為出身相同,而本能的相互之間有所親近。
這時候,一旦遇事,危機之間他們抱成團,不聽號令,產生譁變,怎麼辦?
不殺?
軍營之中,這種行為可等同於造反!
殺了?
呵呵,面對面,一對多還指不定誰殺誰呢。
所以,這種時候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防患於未然!
提前杜絕這種可能性!
要做的,首先應該是將各營各隊進行打亂重組,然後再按照多比少的比例,選出降卒中最精銳的一部分,編入自己的軍中。
就以一個小隊,十人為例。
一般來說,這十人之中,最起碼得有七個是自己人才行!
剩下三個名額,才是留給降卒的位置
這樣既能能保證戰力補充,又能保證足夠的忠誠度,不會使他們臨陣造反!
而要完成以上這些事兒。
說著挺簡單,但真篩選起來,還是需要大量時間的。
偏偏現在的岐國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所以,兵是有很多兵
但那目前嚴格來說還都不算他的兵!
再加上。
鹿鳴軍一夜之間,上至將軍,下至校尉,數百人前來投奔,看似湧入了大量人才,何等風光。
可這裡面同樣圍繞著一個更深的問題。
那就是位置呢?
數百人不遠千里前來投奔,還都有一定的才幹,你總不可能就讓人家重新從小兵開始幹起吧?
可不從小兵幹,你又準備給人安排到哪兒呢?
將軍還好說。
大不了出征的時候都帶在身邊,需要的時候再因地制宜的派遣出去就行了。
可校尉呢?
作為一個軍隊裡的中層架構,你總不可能也時時的將校尉們都帶在身邊吧?
命令下達之後,具體差事還是需要他們去辦的。
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
如今“蘿蔔”來了這麼多,坑呢?
總不見得就因為鹿鳴軍舊部來了,就把人家原先的位置全都擠走吧?
那不就擺明了偏心眼嗎?
誰還服你?
無論是為帥,還是為帝,都最忌諱的是一碗水端不平。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所以,路蒼瀾倒也沒騙趙鹿泉,因為自己確實是在誆那齊國皇帝
兵多將廣不假。
鹿鳴軍也能重新復刻。
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