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蒼瀾也是人精。
怎麼可能聽不出齊帝此話中的敵意?
但他並不惱,面上依舊淡笑一聲,與齊帝對視而坐,自顧自的斟滿美酒,說道:
“去北燕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我昔年曾與北燕太后有救命之恩。
“君以國士待我,我自當以國士報之。
“所以北燕太后寧願舍燕也要救我,這沒什麼好奇怪的。
“反而讓我感到奇怪的是。
“這中原不是自古皆詡為禮儀之邦嗎?可為何偏偏到頭來,卻還沒人家草原蠻夷理解的透徹......
“人人都道大丈夫當一言九鼎,但為何偏偏最守信的卻是一個女人?”
這話回答的很藝術。
先解釋了自己之所以會躲過女帝屠刀,去往北燕,是因為北燕太后“知恩圖報”,而不是因為他口中所謂的“勾搭”。
這讓齊帝的質問直接化為無中生有。
而後又對北燕太后跟齊帝的品德進行了對比,繼續強化這一觀點,致使無懈可擊。
你瞧不起人家北燕太后,認為人家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女人,是從草原來的蠻夷。
可人家下到個人,能知恩圖報,上到國家,可以承諾守信。
反觀你呢?
整天自詡中原雄主,小嘴叭叭半天,但最後就為了魏國許下的那麼點口頭小利,就敢棄當初盟約於不顧。
貴為九五卻連女子都不如。
出身中原枉知禮卻不尊禮。
那你這又算什麼?
果然。
在聽到路蒼瀾這番話時,齊帝臉上的笑容瞬間有些僵硬平淡。
但這還沒完。
只見路蒼瀾搖晃著手中青銅酒杯,繼續說道:
“至於你說的當皇帝......
“我本無意逐鹿,但奈何受任於敗軍之際。
“前有豺狼貪婪,兵犯國境,後有猛虎相脅,為己謀私。
“這種情況下,燕帝自認福薄,燕水男兒又不甘妥協......那我不忍蒼生苦楚,自該挺身而出,報效一二。
“但誰知,就是這先後的大捷,竟讓我再次揚名天下。
“而燕帝賢德,知曉我或許比她更有能力帶領臣民走向更遠,故,才有了今日當著整座燕京百姓的面,所行的禪讓之舉。
“這是順勢而行,天意所趨,並非人為可謀。
“若說其中真有人為因素,那也應是軍功使然才對。”
言外之意,我能當上這個皇帝,不是靠算計,而是實打實靠的軍功!
要不是你魏國跟齊國先後上趕著給我送功勞,我還真不一定能當上這個皇帝。
這也讓齊帝臉上的笑容徹底消失了。
不過......
這還是沒完!
這一次,輪到路蒼瀾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淡笑著說道:
“至於女帝為何要殺我?
“說實話,這問題我也挺好奇的,想了這麼長時間卻還是沒想明白。
“要不,就有勞貴國的軍隊替我跑一趟去問問?”
齊國的軍隊能是大周的對手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且不提以前鹿鳴軍在時,就能壓的各國紛紛抬不起頭來。
就算如今鹿鳴軍架構殘損,更名為錦繡軍,改由那位“繡衣侯”來領兵。
可他們就能見得一定勝過那位新帥嗎?
開玩笑!
當初,身為大寧統帥的姜年能在東南把他們打的節節敗退。
如今,身為錦繡軍新帥的李秀衣一樣能把大寧打到窩在合肥自閉不出。
等量換算還不會嗎?
真要這時候派大軍去問候女帝,只怕又是免不了被一頓胖揍......
所以,齊帝心中是隱隱有些破防的。
我就問了你一個問題。
你還專挑三個方面來回答我??
啊?
舉一反三?
到底是誰教你這麼舉一反三的?!
偏偏他還不能直接動怒。
沒得叫人瞧見說他小氣,玩不起。
所以,齊帝只能把手伸在桌下,死力的掐著自己的腿,強撐起一個笑容,問道:
“不過,朕還真是有些欽佩岐王的勇氣啊?
“竟敢單槍匹馬入我宮中?
“你就不